[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退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802.2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3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蔡耀华;山内益夫;金谷保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0 | 分类号: | H05K13/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退料装置。
背景技术
按,印刷电路板是一种可预先形成电路,以减少电机电气设备的连接导线与组件,因此其被广泛的运用于计算机、影音设备、行动电话等。而一般印刷电路板系于形成电路后,于欲连接或设置组件的位置预先钻孔,为了提升钻孔加工时孔位、孔径的精准度,通常会先将形成有定位孔的印刷电路板嵌置于具对应定位销的承料垫板上,利用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使各印刷电路板可获得准确的对位,而当印刷电路板完成加工欲退料时,传统上系利用具斜尖端的手铲工具来向上翘起印刷电路板,但这样容易使印刷电路板变形或刮伤,影响到印刷电路板后续制程的合格率。
为了解决印刷电路板的退、脱料问题,目前市面上开发有如中国台湾专利第505357号的印刷电路板成形机退料结构、公告第505360号的印刷电路板成形机退料结构、公告第M256046号的印刷电路板的自动脱料装置、公告第M290648号的印刷电路板成型机的脱料装置、公告第M313400号的印刷电路板成型机的脱料装置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2239104.5的印刷电路板稳定脱料的机构等专利前案,这些专利前案分别由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自动退、脱料的目的,例如水平移动的缸体配合楔形板、又或利用凸轮、又或利用垂直升降的缸体配合线性轴承与导杆等,这些结构的设计,由于结构与组件较为复杂,因此其制造与组装难度较高,且日后的维修拆装也较为不便,故不论其制造、组装或是维修均会提高其成本,又其作动系属间接动作,因此也会影响到退、脱料的平稳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印刷电路板制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简化制造、组装与维修的难度,进而降低制造与维修的成本的印刷电路板退料装置。
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作稳定性高,进而提升印刷电路板制作的可靠性的印刷电路板退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
一种印刷电路板退料装置,其中该退料装置包含:
一基座,其具有一凹陷状的容置空间;
一驱动单元,其系设置在基座异于容置空间的底面,该驱动单元于基座底部设有复数退料缸体,各退料缸体并分别具有可向上垂直升降的活塞杆,活塞杆顶端可穿入基座的容置空间内;
一固定模板,其系跨设于各退料缸体的活塞杆顶端,该固定模板上固设有复数顶料销,且于对应基座的容置空间边框顶面跨设有一承料垫板,承料垫板可供印刷电路板嵌置定位,且该承料垫板上形成有复数对应顶料销的穿孔。
上述驱动单元于基座底固设有一固定板,各退料缸系固设于固定板上。
另,驱动单元的退料缸体活塞杆顶端设有一连接件,连接件接设固定模板。
另,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面具有复数对应活塞杆且供活塞杆穿入容置空间的贯孔。
另,固定模板上具有复数固定销孔,顶料销固设在各固定销孔上。
藉此,透过本实用新型前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展现,使得顶料销受固定模板作用向上位移时,可顶升承料垫板上的印刷电路板退料,而能加速退料动作的完成,且有效地简化整体的结构,可便于制造、组装与维修,因此可降低整体的成本,进一步并可使其退料动作更为平稳,以提升印刷电路板后续制程的可靠性,提升其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模版升起状态的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工状态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脱料状态的动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基座 11容置空间
15贯孔 20驱动单元
21固定板 22退料缸体
23活塞杆 24连接件
25固定模板 26固定销孔
28顶料销 30承料垫板
32穿孔 50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成型机的退料装置,供顶退置于成型机上的印刷电路基板,请参看图1-3所示,该印刷电路板成型机具有一承置印刷电路板50的基座10,供印刷电路板50进行加工成型制作,退料装置设于基座10上,供向上顶推印刷电路板5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8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合成橡胶发热电缆
- 下一篇:杠杆式扎带收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