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系统的贮液箱,散热器组件及装备该组件的工作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6801.8 | 申请日: | 2007-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久波;刘更新;李乐;张首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斌;张文 |
地址: | 新***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系统 贮液箱 散热器 组件 装备 工作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作机械的散热器系统的贮液箱。
背景技术
诸如铲车、装载车之类的工作机械通常具有大功率的发动机,运转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及时的散热。为了实现及时的散热,工作机械通常都配备有散热系统,由散热器组件循环地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然后送回发动机。
一般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元件,以及用于支撑散热元件的散热器框架,连接在散热器框架顶部的贮液箱等构件。贮液箱可以用于储存水、冷却液以及其它诸如液压油之类的工作流体。贮液箱一般包括用于贮存冷却液的贮液腔室,以及将所述贮液腔室与外界连通的管口。贮液箱可用金属制造。为了提高贮液箱的抗腐蚀性,可采用工程塑料制造,这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但是也降低了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用于散热系统的贮液箱,包括用于贮存工作流体的贮液腔室,以及将所述贮液腔室与外界连通的管口,其中所述贮液腔室由多个互相连通的贮液室形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披露了一种包括上述贮液箱的散热器组件,以及一种装备有上述的散热器组件工作机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贮液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贮液箱安装到散热器框架上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一种用于散热系统的贮液室,该贮液室可用于如图4所示的散热组件1上,该组件可用于工作机械,工作机械可包括,例如铲车、装载车、挖掘机、平地机、铺路机等建筑工程机械以及发电机等,该散热系统可用于对工作机械的发动机、传动和液压工作装置进行冷却。
下面结合附图1-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件中的贮液箱4的具体结构。
图1是从侧上方观察贮液箱4的立体示意图,贮液箱4可以由塑料或者金属制造,其表面可以以光滑的曲面形成,但图中为了便于观察采用了网格线来表示曲面立体形状。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由图可见,贮液箱4的贮液腔室分成了多个贮液室40,亦即,贮液箱4由多个贮液室40形成,而贮液室40之间通过各贮液室40两端的通道402和404依次并联地流体连通。可以理解,贮液室40之间仅通过其中一端依次连通也是可行的。贮液箱4还包括将所述贮液腔室与外界连通的管口,例如贮液箱4下部的液体导管47,贮液箱4上部的气体导管45和46,以及顶面上的加液口48。
通常,贮液箱4内的贮液腔室下部空间可以用于容纳液体而上部留有气体空间,当带有蒸汽的气体通过连接于某一个贮液室40的管口,例如气体导管45或46,进入贮液箱4时,蒸汽冷却后滞留在贮液箱4中,而气体可以自贮液箱的加液口48排出,防止贮液箱4中的流体溢出和带有蒸汽的气体喷射。因此,连接各贮液室40的通道402和404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甚至是上下两个管路通道,只要便于各贮液室40下部的液体停留空间和上部的气体停留空间同时都连通。
为了增加贮液箱4的强度,可以设置加强件,具体在图中的实施例是加强板41,来连接相邻的贮液室40。如图2和3所示,加强板41可以设置在贮液箱4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容易想到,加强板41也可以设置在贮液箱4高度方向上的顶部或底部。如图1所示,连接相邻的贮液室40的加强板41还可以同时连接在两端连通这两个相邻的贮液室40的通道402和404。
本实用新型中,贮液室可以由通过各种工艺加工而成,如采用金属冲压、焊接、铸造,或通过吹塑工艺油塑料加工而成。可以理解,多个贮液室40可以一体地形成,例如用工程塑料通过吹塑工艺制造。另外加强板41也可以与多个贮液室40一体地形成。贮液室间的连通方式可采用单个贮液室之间的串联形成贮液箱或如图1所示贮液室间并联形成贮液箱,也可采用其他连通方式,保证贮液室间相互连通,使贮液箱形成一个工作流体流动的整体。在通过将贮液箱由一个较大的箱体改变成多个相互连通的贮液室,可增加贮液箱整体的强度,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震动对贮液箱造成的损坏,增加贮液箱、散热系统以及工作机械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卡特彼勒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