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空调系统的末端集水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674.1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俊生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元生 |
地址: | 24405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空调 系统 末端 集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集水头。
背景技术
空调基本都是通过介质在回形管路中流动,与冷凝器和蒸发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温或升温的目的。在一些大型空调系统中,如中央空调都是把若干个末端蒸发器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进行空气调节。末端蒸发器是由若干个散热片固接在多组盘管上,多组盘管连接在两个末端集水头之间构成,介质从一端的集水头流入进入盘管后蒸发吸收热量后再汇集到另一端的集水头流出。现在人们使用的集水头由输入管与弯管构成,在输入管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弯管,弯管与输入管底部相连通,所述弯管都集聚在输入管的底部附近,呈三角形分布,因此它在多组盘管侧面的中心位置附近实现与盘管连接。它的缺点是:集水头的弯管与多组盘管中心附近连接,盘管中的制冷剂能够讯速到达中心区域,而在中心区域以外位置将难以到达,制冷剂在盘管中流动不均,这样制冷时,它形成的是点圈式热传递方式,在盘管背后的风扇对盘管吹出的风,在盘管的中心区域变得更为更凉爽甚至寒冷,而在其它区域,降温效果不明显,因此从空调系统整体吹出的风存在较大的温差,制冷效果不尽人意,同时由于制冷剂在整个盘管中流动不均,使得空调系统有耗能比大、末端蒸发器体积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吹出的风温差小、能耗比小且末端蒸发器体积小的空调系统的末端集水头。
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型制冷机的末端集水头,它包括输入管和与输入管和若干个弯管,各弯管与输入管相连通,所述各弯管的出口中心线在矩形区域内均布。
采用上述的方案,由于各弯管的出口呈矩阵式均布,因此,与弯管相连接的盘管连接后,从集水头流入的介质将能更均匀地到达盘管中,这样风扇吹向盘管后出来的风温差将更小,更能使人感到舒适。同时由于盘管的矩形范围内分布,使热传导更为讯速,这使能耗比降低,也能达到讯速制冷的效果,又由于热传导讯速,使得蒸发器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也能达到好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它包括输入管1和弯管2,材料均为铜合金。在输入管1的底部焊接固定有若干个弯管2,弯管2与输入管1相连通。弯管2与输入管1相接的一端呈发散状分开。弯管2的另一端的出口中心线在矩形区域内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俊生,未经朱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