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具型脚手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669.0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姚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康华 |
主分类号: | E04G3/32 | 分类号: | E04G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9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塔吊提升的工具型脚手架。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上采用的脚手架通常有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以及发明人的专利号为200520010416.8和200520009980.8的在先申请专利——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以下简称防护架)。落地式脚手架由于耗钢量巨大、使用成本高而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悬挑式脚手架由于工人需在高空反复搭拆,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存在巨大的操作风险,也逐渐被淘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要求操作工人专业性强,并且对于外墙装饰材料是涂料的高层建筑,在外墙装饰施工阶段使用十分困难,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发明人设计的防护架采用塔吊提升,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好,在实践中很受用户的欢迎,但是该项技术是针对外墙装饰材料是涂料的高层建筑在主体施工阶段而研发设计的,外墙装饰施工阶段必须采用吊篮,这样对外墙装饰材料是面砖的建筑就不适用,因为吊篮对面砖施工而言从工艺上讲显得不合适,而现在建筑市场上外墙装饰材料是涂料或面砖的高层建筑基本上是各占一部分,这样一来防护架的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防护架不能应用于外墙装饰施工阶段的不足和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成本过高、操作复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用于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和外墙装饰施工阶段的工具型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种工具型脚手架,包括架体、桁架和附墙装置,架体为双排架,架体连接在桁架上,桁架上连接附墙装置,附墙装置与建筑物连接,以塔吊为提升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装置至少为两处,每一处可以单独承受全部荷载;所述附墙装置与设置在建筑物上的拉环连接;所述拉环一端预埋在建筑物里,另一端伸出建筑物外,形成封闭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架体为专用钢管和扣件组装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附墙装置至少有一个采用可调结构,保证在使用状态下附墙装置均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相比,在保留了原有的防护架所具有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好的前提下,拓展了脚手架的使用功能,使其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主体施工阶段,还可以应用于外墙装饰施工阶段,对外墙材料无论是涂料还是面砖都适用。如果架体采用专用钢管和扣件组装而成,在保证强度、刚度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架体重量和单位含钢量,对整个建筑市场减少资源占用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脚手架的架体1为双排架,其高度为四个半建筑楼高,外排大横杆11上通过扣件12连接桁架2,桁架2通过销轴4连接有附墙装置3,附墙装置3有两个,其中位于较高楼层的附墙装置3上设有可调拉杆5,可调拉杆5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螺栓铰接在桁架2和附墙装置3上,可调拉杆5包括支架53、带有外螺纹的调节杆51和调节杆55,支架53上焊接有螺母52和螺母54,其中调节杆51和螺母52,调节杆55和螺母54分别组成螺距相同、旋向相反的螺旋副。转动支架53,就可以实现对可调拉杆5的长度调节,从而使位于上下楼层的附墙装置3均能受力。建筑边梁上或剪力墙上设有拉环6,其最优的方法是: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将环的开口一端埋进边梁或剪力墙里的钢筋网,在边梁或剪力墙的外模板上开槽,使封闭端得以伸出,伸出长度在50mm左右。附墙装置3前端设有定位销31,定位销31插进拉环6的封闭环内,附墙装置3的横梁支承在拉环6上,形成附墙装置3与拉环6的铰接连接。这样,通过上下两层附墙装置3承受架体1的重力和施工荷载,通过拉环5将全部荷载传递给建筑物7。一个拉环6应能承受全部施工荷载,通常拉环的直径不小于16mm。
拉环还可以是图3和图4所示的另一种形式:螺母61预埋在建筑物7的混凝土内,螺栓62穿过连接板64上的连接孔,与螺母61连接,从而将连接板64固定在建筑物7上,连接板上焊接有一封闭环63。同样可以起到上述作用。不过显然操作没有上述方法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康华,未经姚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挂衣装置的接头结构
- 下一篇:立柱型LED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