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轧线标高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429.0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0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计江;高林林;赵团民;翟周科;安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潘宪曾 |
地址: | 710032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标高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特别是冶金行业中板带冷轧机组和平整机组作业线的轧线标高调整装置,是一种全自动轧线标高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和平整机组中根据工艺要求,各个轧辊都要定期更换,换辊周期越频繁,即轧制周期的辅助时间越长,设备的作业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因此,为了缩短轧制辅助时间,提高设备的作业率,设置一套全自动轧线标高调整装置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准确、高效、自动和可靠地将轧制线重新标定到机组工艺要求的全自动轧线标高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全自动轧线标高调整装置,其特征是:交流电机5左右输出轴分别通过左右两端的两个联轴器4连接左右两个蜗轮减速箱2;左右两个蜗轮减速箱2分别与压下螺丝1连接;右端的联轴器4与右端的蜗轮减速箱2连接轴上接有盘式气动制动装置6。
所述的右端的蜗轮减速箱2连接有编码器7。
所述的左端的蜗轮减速箱2连接有接近开关3。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由一台交流电机驱动两台蜗轮减速箱,在换辊后辊径发生变化时,通过压下螺丝调整上支撑辊的位置,从而调整轧线标高。蜗杆轴上装有编码器和盘式气动制动装置,其通过编码器检测显示,由计算机计算出调整量后,控制电机便可准确调整轧线标高,压下螺丝的上下极限位置通过接近开关作极限位置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下螺丝;2、蜗轮减速箱;3、接近开关;4、联轴器;5、电机;6、盘式气动制动装置;7、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台交流电机5左右输出轴分别通过左右两端的两个联轴器4连接左右两个蜗轮减速箱2;由一台交流电机5通过联轴器4驱动两台蜗轮减速箱2;在换辊后辊径发生变化时,由于左右两个蜗轮减速箱2分别与压下螺丝1连接,通过压下螺丝1调整上支撑辊的位置,从而调整轧线标高。右端的蜗轮减速箱2连接有编码器7。右端的联轴器与右端的蜗轮减速箱2连接轴上接有盘式气动制动装置6。通过编码器7检测调整量信号,由计算机计算出调整量后,控制电机5便可准确调整轧线标高,左端的蜗轮减速箱2连接有接近开关3。压下螺丝1的上下极限位置通过接近开关3作极限位置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调整原理:(以六辊HC轧机为例说明)轧制线标高通过装在压下蜗轮箱蜗杆轴端的编码器7检测和显示;当辊系以公称直径(即最大直径)在轧制线标高+h处压靠时,压下螺杆的位置定作“0”位。在换辊时应将压下螺杆提升到“0”位以上一段距离(一般留30mm即可)处。换辊后为保证轧制线标高+h不变,应根据新辊直径的变化将压下螺杆的位置“H”按下式调整:
H=Dw+Di+Db/2-C 〔mm〕
式中:Dw-换辊后上工作辊直径(mm);
Di-换辊后上中间辊直径(mm);
Db-换辊后上支承辊直径(mm);
C-为常数,即上工作辊直径、上中间辊直径及上支承辊半径之和(均为公称直径)。
因此,每次换辊后,只需在计算机操作画面上输入Dw、Di和Db的值,便可自动将轧制线标定到“0”位。对于四辊平整机,没有中间辊项,只需输入Dw和Db的值。
在每次换辊后,能够准确、高效、自动和可靠地将轧制线重新标定到机组工艺要求的位置。需注意的是压下螺丝1中的螺杆螺母副的螺旋角选择设计时,须考虑自锁,以保证调整好的轧制线位置不变;蜗轮蜗杆减速机选择设计时,须考虑蜗轮及蜗杆的强度和速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车斗的电动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晶间腐蚀试验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