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泡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5520.0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2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琼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02;F21V3/04;F21V21/00;F21V23/00;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民权东路***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泡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泡构造,尤其涉及在发光二极管外盖设一内灯罩,内灯罩并配合设有扩散面,并于内灯罩外围再盖设一平滑的外灯罩,由内灯罩的扩散面使LED灯泡具有更佳的扩散光线效果的LED灯泡构造。
背景技术
常用小夜灯的结构,如图8所示,它是在小夜灯的座体(A)上装设有发光单元(B),该发光单元(B)为一般的钨丝灯泡,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511795号「可旋转调整壁灯插头结构改良」专利案、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M244400号「旋转壁灯」专利案所装设的发光单元(B),它具有下列缺点:1、钨丝灯泡使用寿命短、耗费能源。2、钨丝灯泡发热量高,容易烧毁钨丝,需经常更换灯泡。
另一种常用小夜灯的结构,如图9所示,它是在小夜灯的座体(A)上装设有发光单元(C),该发光单元(C)为发光二极管,但发光单元(C)的安装位置点低,LED灯泡的扩散光线效果不佳及光线指向受限,因此须在灯罩(C1)上制造凸点花纹(C2)或制造成雾面,以使光线均衡透射。灯罩(C1)因设置了凸点花纹(C2)而成为不平滑面,其整体视感无法维持平整流畅,观瞻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灯罩设有扩散面,使发光二极管光源可以有效地被导引向四侧发光,使之具有更佳的扩散光线效果的LED灯泡构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灯泡构造,包括有:灯座,它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安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植设有发光二极管(LED),又灯座一端延伸有导电件,该导电件外缘设有结合部,导电件另设有一第一极性端和一第二极性端;内灯罩,它组装于灯座的容置槽上,且该内灯罩设有扩散面;外灯罩,它组装设于灯座上,并盖设于内灯罩外围。
所述结合部设有螺纹。
所述第一极性端设于导电件外,第二极性端设于导电件端部。
所述扩散面设于内灯罩外缘。
所述扩散面设于内灯罩内缘。
所述扩散面为同心圆凸纹。
所述扩散面为交错纹。
所述扩散面为复数凸点。
所述扩散面为复数凹槽。
所述内灯罩具有颜色,或外灯罩具有颜色,或内灯罩与外灯罩都具有颜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发光二极管使用寿命比一般传统小夜灯的灯泡长10倍左右,避免常换灯泡。
2、发光二极管比一般钨丝灯泡,节省能源。
3、发热量低,安全性高。
4、本实用新型的内灯罩设有扩散面,使发光二极管光源可以有效地被导引向四侧发光,使之具有更佳的扩散光线效果,具备多向式发光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外灯罩可设成光滑面,使整体外观维持平整流畅。
6、本实用新型内灯罩的扩散面可设于内灯罩的内层或外层,可有效遮蔽发光二极管及电路板,即使外灯罩与内灯罩均为透明,由外观亦无法直视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整体具有较佳质感。
7、本实用新型具有发光二极管省能低热的功效,又兼具良好扩散光线的效果,且外观与现有发光二极管灯泡完全无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组合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设于小夜灯座体的使用状态图(同心圆凸纹);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装设于小夜灯座体的使用状态图(交错纹);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剖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装设于小夜灯座体的使用状态图(复数凸点);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装设于小夜灯座体的使用状态图(复数凹槽);
图8是现有技术中钨丝灯泡的平面组合剖示图;
图9是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LED)灯泡的平面组合剖示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灯座 11、容置槽
12、电路板 13、发光二极管
14、导电件 141、结合部
142、第一极性端 143、第二极性端
2、内灯罩 21、扩散面
211、同心圆凸纹 3、外灯罩
2A、内灯罩 21A、扩散面
211A、交错纹 2B、内灯罩
21B、扩散面 211B、凸点
2C、内灯罩 21C、扩散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气井堵水工艺管柱
- 下一篇:一种汽车滤清器滤芯烘道改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