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125.2 | 申请日: | 200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9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黎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泽荣 |
主分类号: | B01F7/02 | 分类号: | B01F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混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充气食品(如蛋糕、糖果、奶油、巧克力等)、充气乳胶(如人造革、泡沫涂布)等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将气体、小粒状固体(如粉未)和液态物料充分搅拌均匀,甚至要求在恒定温度的情况下,连续地对气体和物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达到将多种两种或以上的气体、小粒状况固体均匀分散到液态物料中的搅拌器,是由搅拌桶体、设置在搅拌桶体两端的端盖、设置在桶体内的搅拌转轴带动的搅拌排齿、设置在桶体内侧壁上的排齿构成。工作时,通过相互错开的搅拌转轴上的排齿及桶体内侧壁上的排齿的作用,将通入到桶体内的气体和物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此种搅拌器,由于所搅拌的物料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粘性(如糖浆),需要对搅拌器进行清洁、维修时,在搅拌器内残留物料的黏结作用下,往往很难将搅拌器拆卸开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连续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搅拌混合效果很理想的、拆卸方便的搅拌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物料进出口的外壳、搅拌转轴,外壳由桶体、设置在桶体端的端盖构成,在桶体内壁均匀布设有一排排纵向、横向均排列整齐的齿,每列齿的齿的宽度是相同的,搅拌转轴上与桶体内壁上的排齿错开处也设有排齿,桶体内壁和桶体内壁上的排齿一起是整体制造出来的,搅拌转轴和设置在搅拌转轴上的排齿一起也是整体制造出来的,其特别之处在于桶体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桶体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桶体单元的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垫。由于桶体采用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桶体单元拼接而成,因此,拆卸起来就很容易,方便了对搅拌器进行清洁、维修。
在排齿与外壳相连上的同一位置上有一环状突起,外壳上靠近物料进口那一侧设置有轴孔,搅拌转轴的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轴孔内,在轴承与外壳内的搅拌混合仓间的轴孔内的搅拌转轴的传动轴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机械密封(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更改不同的密封),在每对机械密封间的轴孔侧壁上设置有导水孔。工作时,需要搅拌的物料从物料进口进入搅拌混合腔内,在外壳内壁的排齿及搅拌转轴的排齿相对作用下被充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的物料从排齿另一边的外壳上的出口排出。由于物料从进口进入到出口排出,必须要经过排齿,排齿在转动产生相对窄小空间对穿过各种物料产生反复的强力拉薄和剪切达到充分搅拌混合效果;在轴承与外壳内的搅拌混合仓间的轴孔内的搅拌转轴的传动轴上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机械密封,因此,既可以连续地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同时,又能防止物料进入轴承及轴承上的异物进入搅拌混合腔内。
为了防止物料从外壳内壁的排齿与转轴间的间隙和转轴外壁的排齿间直接流动或者物料从转轴外壁的排齿与外壳间的间隙和外壳内壁的排齿间直接流动,导致这些物料不能受到排齿的充分搅拌,外壳内壁的排齿间、转轴外壁的排齿间设置有凸台。工作时,物料受凸台的阻挡而进入排齿的作用范围,使物料能得到充分的搅拌。
这里,在外壳上设置有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夹层上设置有保温媒介进出口。采用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可有效地,精确地控制搅拌混合的工艺温度,以保证搅拌混合的质量。
在设置有排齿的搅拌转轴内设置有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搅拌转轴的传动轴是一空心的轴,轴的孔内设置有直通搅拌转轴夹层的管,搅拌转轴的传动轴位于搅拌转轴内的部分设置有与夹层相连通的孔。这样,管将保温媒介导入夹层内,夹层内的保温媒介通过孔、传动轴的孔流出,从而形成保温媒介的循环。
这里,为了顺利地将保温媒介从夹层内引出,在传动轴的位于一对机械密封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直达传动轴孔的穿孔,相应的在轴孔上设置有保温媒介出口。这样,保温媒介从传动轴孔出来后通过轴孔上保温媒介出口排出,同时,保温媒介(一般是水)对机械密封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既能连续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搅拌混合效果很理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排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泽荣,未经黎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粘贴条形码的镇纸砖
- 下一篇:液态环氧树脂真空在线脱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