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阻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5102.1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廉;张春;刘居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8;H02H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接地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阻接地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控制电阻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电需求,我国发电设施及城网供配电设施也随之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3-35kV工业企业与城网供配电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关系到中压系统供配电安全供电重要和关键课题之一。目前,在以电缆为主的工企业和城网中压供配电系统,采用电阻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大势所趋,欧美、日本等先进工业发达国家中压供电均以电缆为主,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并在宝钢、太钢等大型改扩建工程中得到实践证实。3-35kV中压供配电系统基本采用电缆线路、或架空线与电缆混合供电线路,很少采用单独架空线路。对此采用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是防止接地过电压,特别是间歇式弧光接地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它是从根本上的防护措施,可以说治本。而其它为了防止过电压的各种接线方式的氧化锌避雷器、阻容吸收器、消弧线圈等都是被动的防止措施。
中性点电阻接地装置的不足之处是:在接地故障消除前,使接地故障周围的电位升高,如不采用及时跳闸措施,将会导致设备的绝缘击穿,同时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对间歇式接地与金属接地,虽然取其20~30%的接地电流值,但有时也不能十分准确的加以判断;由于制造,实际使用会造成三相不平衡问题,一般可达10~20%左右,因此在中性点电阻上有10~20%的不平衡的所谓零序电压。特别是3次或3的倍数次谐波电压的干扰更不容忽视,这种干扰对现代化数字控制系统的干扰是不容忽视的,同时由于三相不平衡零序电压,产生的零序电流在接地电阻上产生的电能损耗也是不容忽视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的电阻接地装置,以克服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的不足之处,提高中压供配电可靠性及防止电缆火灾发生。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在3-35kV工业企业与城网供配电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中性点隔离开关一端与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的一端相连,中性点隔离开关另一端与电力变压器一端相连,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与可开通与可关断晶闸管的一端相连,可关断晶闸管的另一端与中性点接地电阻相连,电力变压器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相连,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形二端与中性点晶闸管开断控制继电器相连。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阻接地装置示意图。
图中,件1是中性点隔离开关,件2是中性点电流互感器,件3是可开通与可关断晶闸管,件4是中性点接地电阻,件5是电力变压器,件6是中性点晶闸管开断控制继电器,件7是电压互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中性点隔离开关1一端与中性点电流互感器2的一端相连,中性点隔离开关1另一端与电力变压器5一端相连,中性点电流互感器2的另一端与可开通与可关断晶闸管3的一端相连,可关断晶闸管3的另一端与中性点接地电阻4相连,电力变压器5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7相连,电压互感器7二次开口三角形二端与中性点晶闸管开断控制继电器6相连。
电力变压器5可将110~35kV转变为10~3kV,中性点晶闸管开断控制继电器6带可调电阻,电压互感器测定开口三角形不平衡零序电压u0。
本实用新型在中性点接地电阻后边串连晶闸管自动投切控制装置;自动设定晶闸管导通门槛电压,即保证在由于正常运行时三相不平衡产生的零序电压(10~20%)可控硅开关不导通,防止和克服了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的不足之处;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即中性点处电压会超过正常的不平衡的零序电压,一旦超过设定值,可控开关瞬时导通,把电阻快速地接入大地,完成电阻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各种保护及防止过电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中压供配电可靠性及防止电缆火灾发生,广泛应用在3-35kV工业企业与城网供配电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限位式变阻尼减震器
- 下一篇:全塑封直流无刷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