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044.2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5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代小军;方何龙;张鹏;周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8 | 分类号: | F16L4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器 化油器 气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上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空滤器出口与摩托车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是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粘接方存在如下缺陷:
一、粘接无法保证连接质量
由于摩托车车架在制造时存在焊接变形,使安装在车架上的零部件的装配具有误差,空滤器和化油器的相对位置始终不稳定,而除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为粘接外,其它各处均为紧固螺钉连接,故使各零部件安装连接后的累计误差集中体现在此处,在摩托车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的振动将容易使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粘接外脱胶裂缝,甚至产生脱落。
二、粘接的生产效率低,污染严重
在粘接过程中,零部件上胶后需等到胶干后才能粘接,浪费较多时间,故生产效率低。并且,由于粘接胶水会散发出有害物质,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结构,使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稳固牢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空滤器和化油器进气管,进气管与空滤器出口相连接,空滤器出口为突出于空滤器表面的圆环形凸台,进气管在与空滤器连接端的端口处设置有向外翻的台阶,并且在此端外表面设置有与进气管联为一体的盖环,盖环与进气管外表面形成圆环形卡槽,且该圆环形卡槽朝向进气管端口,空滤器的圆环形凸台位于所述圆环形卡槽内,盖环的外圆柱表面上箍有弹性钢圈。
空滤器出口处的圆环形凸台能够卡在进气管的圆环形卡槽中,从而实现空滤器出口与进气管的搭接。
在所述圆环形凸台端面与圆环形卡槽底面之间填充有泡沫,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灰尘从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处进入进气管中。
而盖环外圆柱表面上安装的弹性钢圈能够使进气管与空滤器出口的连接更加牢靠。
本实用新型该种连接结构,能够使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稳固牢靠,在摩托车长期行驶振动的情况下也不易脱落;并且能够有效阻止空气中的灰尘从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处进入进气管中,从而减小了发动机气缸体内壁与活塞之间的由于尘土污染所造成的磨损,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空滤器与化油器进气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空滤器1和化油器进气管2,进气管2与空滤器1出口相连接,空滤器出口为突出于空滤器表面的圆环形凸台3,进气管2在与空滤器1连接端的端口处设置有向外翻的台阶7,并且在此端外表面设置有与进气管2联为一体的盖环5,盖环5与进气管2外表面形成圆环形卡槽,且该圆环形卡槽朝向进气管2端口,空滤器1的圆环形凸台3位于所述圆环形卡槽内,且圆环形凸台3端面与圆环形卡槽底面之间填充有泡沫4,盖环5的外圆柱表面开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内箍有弹性钢圈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式高温耐磨泵
- 下一篇:水冷式电动振动台连锁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