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踏板摩托车尾灯与覆盖件的配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587.0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9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涛;龙忠国;廖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04 | 分类号: | B62J6/04;B62J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 摩托车 尾灯 覆盖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踏板摩托车上尾灯与覆盖件之间配合结构的改进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踏板摩托车的车架四周几乎全被覆盖件所遮盖,在设计中必然要考虑覆盖件与车上各种灯具的配合安装问题。目前公知的踏板摩托车尾灯与覆盖件之间通常采用包裹式配合结构,如图1、图2所示,灯罩1的边缘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密封筋1a,该密封筋1a插入底座2上的环形卡槽2a中,卡槽2a中安装有密封圈3,在密封筋1a外侧面上做有宽约15mm的直纹面4,覆盖件5周圈包裹在这段直纹面4上。由于在摩托车尾部设置的灯较多,覆盖件5一般都存在有尖角部5b,如图3所示,装配后尖角部5b很容易上翘,再加上生产中塑料件要缩水,以及制造和装配工艺中存在的误差,覆盖件5的尖角部5b与灯罩1之间很容易出现较大的间隙,严重影响着整车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进设计的踏板摩托车尾灯与覆盖件配合结构,以解决现有踏板摩托车尾灯与覆盖件的配合结构使覆盖件尖角部容易上翘,并且存在配合间隙过大,影响整车外观质量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踏板摩托车尾灯与覆盖件的配合结构,包括灯罩、底座和覆盖件,灯罩的边缘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环形密封筋,该环形密封筋对应插入底座上的环形卡槽中,灯罩边缘与覆盖件上的配合筋对齐相配,覆盖件上有尖角部,覆盖件内侧面上靠近尖角处设有凸块,底座上设有与凸块相配的压块,压块压靠在凸块上。
由于在覆盖件与底座上分别设有凸块和压块,装配后压块压靠在凸块上,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预压力,使覆盖件与尾灯的灯罩之间配合紧密,避免覆盖件的尖角部向上翘,从而防止覆盖件与灯罩配合处出现较大缝隙,提高了整车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公知踏板摩托车上尾灯与覆盖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踏板摩托车尾灯与覆盖件之间配合处的外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摩托车尾灯与覆盖件配合结构中,尾灯总成由灯罩1、底座2、灯泡和灯头组成,灯罩1用螺钉连接在底座2上,底座2用螺栓连接在覆盖件5或车架上。灯罩1的边缘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环形密封筋1a,该环形密封筋1a对应插入底座2上的环形卡槽2a中,卡槽2a中安装有密封圈3,灯罩1边缘与覆盖件5上的配合筋5a对齐相配,覆盖件5上有尖角部5b,覆盖件5内侧面上靠近尖角处设有凸块5c,底座2上设有与凸块5c相配的压块2b,该压块2b压靠在凸块5c上。凸块5c与覆盖件5之间以及压块2b与底座2之间均为注塑一体成形结构。凸块5c与压块2b的形状、大小根据空间许可而定,并要便于覆盖件5与尾灯之间的装配和拆卸。装配后压块2b压靠在凸块5c上,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预压力,使覆盖件5与尾灯的灯罩1之间配合紧密,避免覆盖件5的尖角部5b向上翘,从而防止覆盖件5与灯罩1配合处出现较大缝隙,提高了整车外观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奶嘴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适用于低温水源的水源热泵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