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举升器的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530.0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黎光辉;杨自为;覃胜儒;杨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 |
主分类号: | F16P3/00 | 分类号: | F16P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举升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举升器的附属部件,尤其是举升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举升器是一种能将放置在其上面的装置、物品等上下移动的装置,如修理汽车用的举升平台,就能将待修理的汽车升高或降低,以满足修理时的需要。举升器常用的动力装置是汽缸、液压缸等动力部件,或者是电机带动丝杆、螺母等部件转动时产生向前、向后移动。如名称为“便携式多功能举升装置”、专利号为ZL0022338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由电机、丝杆、带螺孔的转轴等组成的举升装置。现有技术中,在家具领域或其他领域,已经采用举升器来上下移动相关的物品,如在宾馆、酒店、会议室等场所,采用一种可以上下移动的电视柜、音箱柜、电器柜等家具,在该类家具中,设置举升器,在举升器上设置搁板,搁板的面积一般小于家具柜面板的表面积,当然也可相等,将电视、音箱等电器或其他的物品放置在搁板上,举升器在电机、丝杆、螺母等部件带动下,载着搁板、搁板上放置的物品上下移动,使其升高或降低。
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带举升器的家具,通常没有设置保护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具体而言,在举升器带动搁板上下移动过程中,特别是在搁板面积小于家具柜面板的表面积,搁板在家具柜面板上开设的槽内上下移动中,搁板与家具柜面板之间容易将其他小的物品卷入;容易将人的手指等卡在搁板与家具柜面板之间,夹伤、损坏人的手指,特别是对于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好奇心强的小孩,安全防护问题更突出。应该在举升器上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当搁板与家具柜面板之间有异物卷入时,就能立即停止上下移动,电机停止工作,保护人的手指等被卷入的异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存在安全隐患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停止上下移动以保护被卷入的异物的举升器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举升器的保护装置,包括举升器本体、举升器运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举升器本体上设置搁板,在搁板的下面设置有运行保护装置,运行保护装置与举升器运行控制器电连接,运行保护装置控制举升器运行控制器的关闭或打开;
所述的运行保护装置由浮动杆件、支撑杆和触发器组成,浮动杆件经支撑杆活动连接在搁板的下面,浮动杆件的外端形状和尺寸与搁板的外端形状和尺寸相配合;触发器的下端设置在浮动杆件上,触发器的上端不与搁板相接触,触发器的上端是触点;触发器与举升器运行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举升器的保护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1、在举升器的带动下,保护装置随着搁板上下移动,当搁板与家具柜面板之间有异物卷入时,就能立即停止上下移动,有效保护被卷入的异物。
2、安全防护能力强,特别是对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小孩,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防止其手指等被卷入而被夹伤、损坏。
3、结构简单,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1-举升器本体,2-举升器运行控制器,3-搁板,4-运行保护装置,5-浮动杆件,6-支撑杆,7-触发器,8-触点,9-回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举升器的保护装置,包括举升器本体1、举升器运行控制器2,在举升器本体1上设置搁板3,举升器本体1在举升器运行控制器2控制下上下移动,同时带动搁板3上下移动;举升器本体1是现有技术中的汽缸、液压缸等动力缸,或电机、丝杆、螺母等动力部件,举升器运行控制器2是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开关,能够控制举升器本体1的运行。搁板3的上面放置待举升的物品,如电视机、音箱、投影仪等,搁板3的下面设置有运行保护装置4,运行保护装置4与举升器运行控制器2电连接,运行保护装置4也能控制举升器运行控制器2的关闭或打开;当举升器本体1带动搁板3上下移动时,如果运行保护装置4受到触发,运行保护装置4就给举升器运行控制器2一个电信号,关闭举升器运行控制器2,使举升器本体1停止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未经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手写绘画板
- 下一篇:出租车安全监控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