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手把管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308.0 | 申请日: | 200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尹明善;夏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手把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手把管组件。
背景技术
通用的摩托车手把管由圆管连续弯折形成,具有固定段、支撑段和握把段,支撑段和握把段分别在固定段的两侧对称上翘。为增强手把管的强度、改善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能,有的摩托车在手把管的两支撑段之间焊接连接杆,用以安装防撞套。由于连接杆为选装件,一旦焊接固定在手把管上,就不能拆卸,不仅互换性较差,不能满足不同安装状态的需要;而且在焊缝处留有疤痕,会影响手把管的外观美感。另外,手把管为空管,且握把段的外端高于其根部,这样雨水等容易流入手把管内腔,引起锈蚀;摩托车发动机的振动也会通过手把管直接传递给驾驶者,使驾驶者的舒适感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方便、能满足不同安装状态需要的摩托车手把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手把管组件,包括手把管和连接杆,其中手把管由圆管连续弯折形成,具有固定段、支撑段和握把段,支撑段和握把段分别在固定段的两侧对称上翘,所述连接杆位于两支撑段之间,其关键在于: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抱箍与对应侧支撑段的上部连接,由螺栓和螺母固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连接杆与手把管之间拆卸及安装均很方便,满足了不同安装状态的需要,互换性良好;同时,它消除了背景技术中的焊疤,大大提升了手把管的外观美感。
在上述握把段外端的管内装有平衡块,该平衡块通过塞焊与握把段固定。平衡块在手把管的两端起密封作用,有效防止了雨水等流入手把管内腔而引起的锈蚀,延长了手把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手把管的质量增加,改变了手把管的固有频率,使之避开了摩托车整车振动的共振点,从而提高了驾驶者的舒适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实施容易、拆装方便、互换性好等优点,它可以满足不同安装状态的需要,避免手把管因进水而引起的管内锈蚀,并大大改善了握把处的振动性能,有效提高了驾驶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手把管1和连接杆2构成,手把管1的结构、形状与背景技术相同,由圆管连续弯折形成,具有固定段1a、支撑段1b和握把段1c,支撑段1b和握把段1c分别在固定段1a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两相邻段之间圆滑过渡。其中固定段1a相对于水平面平行设置,支撑段1b位于固定段1a的两侧并相对于固定段1a向上斜翘,而握把段1c位于支撑段1b的两侧并相对于支撑段1b向后下方偏折,握把段1c的外端高于其根部。在握把段1c外端的管内装有平衡块6,该平衡块6通过塞焊与握把段1c固定。所述连接杆2位于两支撑段1b之间,且平行于固定段1a,在连接杆2的端部一体延伸由支耳2a;两支撑段1b的上部分别由抱箍3抱住,抱箍3的开口将连接杆2上对应的支耳2a夹住,由螺栓4和盖形螺母5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2与支撑段1b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以是在连接杆2的端部焊接抱箍3,抱箍3将连接杆2抱住,并通过螺栓和螺母锁紧,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轨无线电动公交车动力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百叶窗叶片用装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