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载大电流的电连接器接触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121.0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0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吕东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电流 连接器 接触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流接触器件,尤其涉及通过复合接触提高电流承载能力的电连接器接触机构。
二、背景技术
载流领域提高电流载荷能力的手段,主要有提高接触件横截面积,使用高导电金属材料,大量涂覆贵金属,提高基体散热能力等。
高负荷载流的主要难题是导体发热造成的温升,不考虑散热问题造成的影响,温升的根本来源是载流体的电阻。对于接触机构,电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接触件的体电阻、一部分是接触件间的接触电阻,这两部分中,接触电阻的数值要比体电阻大几倍。
提高接触件横截面积的方式,降低了接触件体电阻,同时也增大了接触件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接触电阻,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散热,从而达到了承载大电流的目的。
使用高导电金属,较大程度减小了体电阻,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接触电阻;大量涂覆贵金属则同时消极地减小了接触电阻和体电阻。
提高基体散热能力只是十分消极的降低了导体通电产生热量的聚集。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大电流的接触机构,通过复合接触的方式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机构由阴阳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阳性复合接触部,即由阳性接触件为核心接触件,然后在核心接触件的周围设有一个或多个与核心接触件同心的阴性接触件或类阴性接触件,复合接触件间相互导通,构成阳性复合接触部,通过阳性接触件的外侧、类阴性接触件的内外两侧和阴接触件的内侧与第二部分的类阴性接触部或阴性复合接触部相接触配合。
第二部分是类阴性接触部或阴性复合接触部,类阴性接触部,由一个适于双侧接触的阴性接触件构成;阴性复合接触部由类阴性接触件做为核心接触件,在核心接触件的周围设有一个阴性接触件或恰可与第一部分的阳性复合接触部接触件数量相配合的多个阴性接触件,复合接触件间相导通,构成阴性复合接触部。单独使用的类阴性接触部为本部分的最简形式。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从根本上减小接触电阻,提高载流。
2、自导向插合,多层次接触,确保高可靠性接触。
3、与传统提高载荷的方式不相冲突,可以同时兼用传统的方式提高载荷。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承载大电流的接触机构的阳性复合接触部结构图。
图2为一种承载大电流的接触机构的类阴性接触部结构图。
图3为一种承载大电流的接触机构的阴性复合接触部结构图。
图4为一种承载大电流的接触机构的最简实施例自导向插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承载大电流的接触机构的阳性复合接触部与阴性复合接触部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中:1-阳性核心接触件、2-阳性复合部的阴性接触件、3-阳性复合部的类阴性接触件、4-阴性复合部的阴性接触件。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承载大电流的接触机构,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阳性复合接触部,由阳性核心接触件1在核心接触件1的周围设有一个或多个与核心接触件1同心的阴性接触件2或类阴性接触件,复合接触件间相互导通,构成阳性复合接触部;通过阳性接触件的外侧、类阴性接触件的内外两侧和阴性接触件2的内侧与第二部分的类阴性接触部或阴性复合接触部相接触配合;第二部分是:类阴性接触部或阴性复合接触部,类阴性接触部,由一个适于双侧接触的阴性接触件4构成;阴性复合接触部由类阴性接触件3作为核心接触件,在核心接触件的周围设有一个阴性接触件4或与第一部分的阳性复合接触件数量相配合的多个阴性接触件2,复合接触件间相互导通,构成阴性复合接触部。单独使用类阴性接触件3与阳性复合接触部的阳性核心接触件1配合,是最简形式,由于本结构主旨在于通过复合接触,从而扩大接触面积提高电流承载能力,接触件的结构形式为刚性针柔性孔或柔性针刚性孔,构成复合结构,阴阳复合层数为2、3、4、5、6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卡连接器
- 下一篇:开关磁阻电动机每相绕组线卷分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