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高效净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2775.1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桦;陈德龙;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02贵州省贵阳市花***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高效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设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式:水力循环澄清、网格絮凝、无阀过滤,主要存在以下缺点:水力循环澄清池单位设备对进水量的局限性只能限制产水量在400m3/h以下,大水量设备结构不能满足;絮凝间面积较大,絮凝反应时间较短,絮粒体长大速度慢,絮凝效果较差,尤其是大水量设备更加突出。网格絮凝运行,对进水SS的要求在500mg/L以下,对在高浊度SS此结构无法满足;由于没有回流装置,大量活性泥渣没有再次与原水混合,剩余药剂再次利用率低,药剂的消耗量相对比水力循环的高。无阀过滤器运行的缺点:进滤池水体带部份空气进入滤池,由于排气不畅存在池体中,当过滤反洗靠虹吸管抽时,如果滤池中的气体量较多会造成虹吸抽气的时间较长,长时间不反洗或在反洗时破坏虹吸,造成反洗不彻底,影响出水水质和水量。按单体单元设计设备占地面积大,操作不便,不利于集中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占地面积少,自动化成程高,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的一体化高效净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高效净水装置,包括池体及过滤区,反应区位于池体中心,过滤区位于池体外围;其中:混合室位于反应区中心的下部,喉管位于混合室之上,第一反应室位于喉管之上,由多层网格板组成第二反应室环绕第一反应室;环形蜂窝斜管、辐流集水堰设在池体的上部、第二反应室的外围,辐流集水堰位于蜂窝斜管之上,池体顶部周边设有环状分配水箱,分配水箱与辐流集水堰连通;分配水箱与过滤区之间用管道连通,过滤区之上设有清水箱,清水箱上设有清水出水管;管式混合器与位于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端部设有喷嘴,喷嘴之上为喉管;池体底部设有环形素混凝土层、排泥管。
上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装置,其中素混凝土层截面呈三角形,使素混凝土层呈斜面方便泥滑下来,利于泥的沉淀。
上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装置,其中管道设有气水分离器。
上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装置,其中管道上设有虹吸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不仅结构紧凑,占地少,而且其多重效应提高了处理效率,还适用水质水量的变化,效果稳定动行费用低,操作方便。设备可自动运行。运行管理的人员比传统工艺运行管理人员要少三分之一,设备可据要求设计成钢筋砼及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反应区;2、池体;3、过滤区;4、混合室;5、喉管;6、第一反应室;7、第二反应室;8、蜂窝斜管;9、辐流集水堰;10、分配水箱;11、气水分离器;12、管道;13、清水箱;14、清水出水管;15、管式混合器;16、进水管;17、喷嘴;18、素混凝土层;19、排泥管;20、虹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体化高效净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即图2的A-A剖视图,一体化高效净水装置,包括池体2及过滤区3,反应区1位于池体2中心,过滤区3位于池体2外围;其中:混合室4位于反应区1中心的下部,喉管5位于混合室4之上,第一反应室6位于喉管5之上,由多层网格板组成的第二反应室7环绕第一反应室6;环形蜂窝斜管8、辐流集水堰9设在池体2的上部、第二反应室7的外围,辐流集水堰9位于蜂窝斜管8之上,池体2顶部周边设有环状分配水箱10,分配水箱10与辐流集水堰9连通;分配水箱10与过滤区3之间用管道12连通,过滤区3之上设有清水箱13,清水箱13上设有清水出水管14;管式混合器15与位于池体2底部的进水管16连接,进水管16的端部设有喷嘴17,喷嘴17之上喉管4;池体2底部设有环形素混凝土层18、排泥管19。
管道12设有气水分离器11。
管道12上设有虹吸管20。
素混凝土层18截面呈三角形,由于斜面泥方便滑下来,所以利于泥的沉淀,使反应区1底部呈锥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绿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曲臂帘支架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展示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