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的前轮避震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2505.0 | 申请日: | 200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施儒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儒恒 |
主分类号: | B62B9/18 | 分类号: | B62B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前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组件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婴儿车的前轮避震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为婴儿乘座时或幼儿躺卧时所用的一种运输工具,父母或者长者可以通过推行婴儿车而省却背负或者抱持的小孩时的重量负荷,而便于携带孩子出游,或在林荫小道散步,商场购物等活动。为父母亲近孩子提供提供了更为亲切的,更为密切的婴幼儿日用品。
在传统的婴儿车市场上,婴儿车通常只具有一主结构体,是由手把管组件,前脚组件,后脚组件,扶手组件或者由餐盘组件等到部分组成。且部分婴儿车直接是采用一个U型的铁管或直接成型U型的一个工程塑胶的一组前轮组,其根本就没有避震装置或根本就起不到避震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的一种改进型的婴儿车的前轮避震机构,以达到婴儿车的外观更简洁,操作方便且调节更顺畅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第二目的就是简化了前轮避震机构,并利用该新型的避震机构,使婴儿车的外观造型更简洁,结构更强固,避震更明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前轮、前轮支撑杆组件、前轮旋转副座,前轮支撑杆组件连接在前轮与前轮旋转副座之间,前轮旋转副座由一体成型的座体和供前轮支撑杆组件插接的插接管套构成;在前轮旋转副座上还设有前轮旋转主座,前轮旋转主座与前轮旋转副座的插接管套通过转轴连接,前轮旋转副座的相邻面及前轮旋转主座的相邻面呈V字型且在两者V字型的尖端部分装设有避震机构。
所述的前轮支撑杆组件包括有:两前轮支撑管、两管套、轮心钉、梅花帽扣、塑胶护套,两前轮支撑管的一端插接进前轮旋转副座的插接管套内,其另一端插接对应的管套,管套与插设在前轮轴心的轮心钉的两端相互套接,在轮心钉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梅花帽扣和塑胶护套。
所述的避震机构可包括:避震弹簧、止滑螺母、定位螺丝,定位螺丝穿设过前轮旋转主座后通过止滑螺母与前轮旋转副座连接,避震弹簧套设在该定位螺丝杆身上。
所述的避震机构由弹性材质构成。
所述的避震机构可为一具有弹性材质构成的橡胶材质。
所述的避震机构可为一具有弹性机构构成的气压式机构。
所述前轮旋转主座上还设有旋转机构,主要包括有相互套接安设在前轮旋转主座中心的定位螺母、垂直轴、轴承、止滑螺母。
所述前轮旋转主座与前脚连接组件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前轮在坑坑洼洼的,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当前轮受到来自路面障碍物的冲走力时,将其通过前轮支撑管传递到前轮旋转副座,由前轮副座将由路面产生冲击力通过避震弹簧的缓冲,由避震弹簧缓冲后的力再释放到前轮主座上时就很小了。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特点:
1:本实用新型的机构使用方便,简单且易操作。
2:本实用新型机构设计简单,功能可靠,稳固。
3.本实用新型利用其简单的结构及简洁的外观,增强婴儿车的简洁度,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前轮避震机构与前脚连接组件的立体效果图。
图2: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前轮避震机构的立体效果图。
图3: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前轮避震机构的分解效果图。
图4:本实用新型之前轮避震机构的示意图一。
图5:本实用新型之前轮避震机构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前轮1、前轮支撑杆组件2、前轮旋转副座3,前轮支撑杆组2连接在前轮1与前轮旋转副座3之间,前轮旋转副座3由一体成型的座体31和供前轮支撑杆组件2插接的插接管套32构成;在前轮旋转副座3上还设有前轮旋转主座4,前轮旋转主座4与前轮旋转副座3的插接管套32通过转轴连接,前轮旋转副座3的相邻面及前轮旋转主座4的相邻面呈V字型且在两者V字型的尖端部分装设有避震机构5。
所述的前轮支撑杆组件2包括有:两前轮支撑管21、两管套22、轮心钉23、梅花帽扣24、塑胶护套25,两前轮支撑管21的一端插接进前轮旋转副座3的插接管套32内,其另一端插接对应的管套22,管套22与插设在前轮1轴心的轮心钉23的两端相互套接,在轮心钉23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梅花帽扣24和塑胶护套25。
所述的避震机构5包括:避震弹簧51、止滑螺母52、定位螺丝53,定位螺丝53穿设过前轮旋转主座4后通过止滑螺母52与前轮旋转副座3连接,避震弹簧53套设在该定位螺丝53杆身上。
所述的避震机构5由弹性材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儒恒,未经施儒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