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回弹的办公椅腰靠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2492.7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卢顺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顺接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2371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回弹 办公 椅腰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的配件,特别是涉及办公椅的腰靠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办公椅腰靠一般是固定在椅背上,不能进行前后调节,这样难以满足不同体形的座者对办公椅舒适度的要求。为此,出现了可以手动调节的办公椅腰靠实现前后调节,以满足不同体形座者的需要;但是这种手动调节的腰靠随动性不强,不能随座者的坐姿改变而改变前后位置,而且,更换座者时需要用手调节,操作不方便。另外,该两类腰靠给人体腰部提供的都是一种硬性支撑,不能给使用者最佳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自动回弹的办公椅腰靠结构,该办公椅腰靠结构能使办公椅适合不同体形的座者,更换座者时也毋须手动调节,使用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其能随座者的坐姿改变而自动回弹改变前后位置,而且给座者腰部给予一种弹性支撑,给人以非常舒适的感受。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使用一种自动回弹的办公椅腰靠结构,包括腰靠本体和用于支撑安装腰靠本体的椅背,所述腰靠本体内侧垂直凸出有外套筒,对应在椅背上也凸出有内套筒,该内套筒的外径等于所述外套筒的内径;所述内套筒内成型有一截面呈横卧“凸”字形的轴杆,该轴杆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大直径段的圆周面与所述内套筒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套筒的截面呈横卧“凹”字形,其内端面向内凹进成型有一圆筒,该圆筒的外径与所述轴杆的大直径段的直径相仿,且在圆筒的端面开有圆孔,所述轴杆的小直径段的直径与所述圆孔的孔径相等;还包括螺旋弹簧和螺钉,所述轴杆内设有螺钉孔,所述外套筒套住所述内套筒,所述螺旋弹簧将所述轴杆和圆筒套住并于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的内端面,所述轴杆的小直径段从所述圆孔穿入至圆筒内再借助所述螺钉旋进螺钉孔以锁定;所述腰靠本体内侧的上端与椅背始终保持接触。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自动回弹的办公椅腰靠结构技术效果在于:1.能使办公椅适合不同体形的座者,更换座者时也毋须手动调节,使用非常方便;2.腰靠能随座者的坐姿改变而自动回弹改变前后位置,而且给座者腰部给予一种弹性支撑,给人以非常舒适的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回弹的办公椅腰靠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至图4是所述自动回弹的办公椅腰靠结构处于不同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示意出腰靠的回弹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自动回弹的办公椅腰靠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腰靠本体1和用于支撑安装腰靠本体1的椅背2,所述腰靠本体1内侧垂直凸出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外套筒10,对应在椅背2上也凸出有两个内套筒20,该内套筒20的外径等于所述外套筒10的内径;所述内套筒20内成型有一截面呈横卧“凸”字形的轴杆21,该轴杆21包括大直径段211和小直径段212,所述大直径段211的圆周面与所述内套筒20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套筒10的截面呈横卧“凹”字形,其内端面向内凹进成型有一圆筒11,该圆筒的外径与所述轴杆21的大直径段211的直径相仿,且在圆筒11的端面开有圆孔111,所述轴杆21的小直径段212的直径与所述圆孔111的孔径相等;还包括螺旋弹簧30和螺钉40,所述轴杆21内设有螺钉孔213,所述螺钉40是自攻螺钉,所述螺钉孔213是光孔;所述外套筒10套住所述内套筒20,所述螺旋弹簧30将所述轴杆21和圆筒11套住并于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外套筒10和内套筒20的内端面,所述轴杆21的小直径段212从所述圆孔111穿入至圆筒11内再借助所述螺钉40旋进螺钉孔213以锁定,所述螺钉40的钉头直径与所述圆孔111的内径相等;所述腰靠本体1内侧的上端与椅背2始终保持接触。
下面结合图2至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办公椅腰靠结构自动回弹的原理过程。
首先如图2所示,座者没有向后靠而未对椅背2施加推力,此时螺旋弹簧30处于伸张状态,而螺钉40的螺钉头刚好挡住所述外套筒10的内圆筒11的筒底边缘,腰靠本体1内侧的上端与椅背2接触。座者后靠对对椅背2施加推压力(参照图3),由于腰靠本体1内侧的上端与椅背2接触,所以腰靠本体1会对椅背2产生一反推力,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椅背2与腰靠本体1慢慢贴紧,椅背2上的内套筒20向腰靠本体1上的外套筒10内移进,螺旋弹簧30被压缩,同时所述轴杆21的小直径段212在所述圆筒11内移动,至图4所示的位置时,腰靠本体1与椅背2完全贴紧,螺旋弹簧30被充分压缩,从而给座者后背给予舒适的弹力感,而且,椅背2上的两内套筒20位置分别对准人体的腰部靠近两侧部位,给人一种感觉良好的弹性支撑。当座者离开椅子时,推压力消失,在螺旋弹簧30的弹力作用下,椅背2自动回弹,回至图2所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顺接,未经卢顺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