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卡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720122389.2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鸿;张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1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由多个组件相结合而成的连接器之卡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及信息产品的应用也越趋普及,计算器系统及其相关外围产业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计算器的大量普及及加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由网络可以快速的获取所需的资料,更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计算器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人类更为便捷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现今的因特网持续的快速发展,且应用网络来传输的技术也越来越进步。为了方便传递信息,藉由各类记忆卡为媒介的方式不断被开发出来,这些与信息设备互相连接的传输设备,都需要用连接器来与相关的电子设备进行连接,为因应各式不同结构的连接方式,有些连接器需要是相关组件的结合才可以完成电性连接,但若缺乏一卡扣装置将相关组件互相固定的话,容易因记忆卡的插拔作用力与结合方向垂直面受力容易发生移动,使组件间产生松动,而影响到端子间电性接触的紧密度。
为了改善有相连组件连接器所存在的缺点,本案实用新型人特研发一种用于相连组件间的卡扣装置,用以解决组件间的连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装置,利用卡扣装置可将连接器相连的组件稳固扣抵,同时达到了持久耐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装置,该卡扣装置采用多组卡持块设计,可将每一组件予以稳固结合。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卡扣装置中该连接器是由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所组成,该第一组件具有第一绝缘本体,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一端左右两侧各具有一容置空间,该等容置空间上下内表面凹陷形成一导引槽,于导引槽的一端设有贯穿第一绝缘本体的固定孔,用于卡扣结合连接器组件的卡扣装置组装于上述的容置空间中;该卡扣装置具有一旋转臂,该旋转臂一端为一倾斜状便于组装后灵活旋转,靠近该倾斜端的两侧面个具有一对称的旋转轴,旋转轴靠近旋转臂前端为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便于将整个卡扣装置沿着导引槽组装于容置空间中,从而将旋转轴卡设于固定孔中,旋转臂两侧具有若干对称的卡持块,当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结合后,旋转卡扣装置将其中靠近旋转轴的一组卡持块卡设于导引槽中。
第二组件具有一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两侧各具有一与卡扣装置卡设结合的凹槽,该等凹槽为一阶梯状,该等阶梯状凹槽与卡扣装置结合后从而将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结合固定,于凹槽两侧面各具有一卡持槽,该卡持槽与远离旋转轴的一组卡扣块相卡扣结合,使该卡扣装置与第二组件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结合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具有一稳定固定效果,从而将该连接器组件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其间具有良好的电性接触。
通过卡扣装置旋转臂所具有的卡持块分别与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卡持结合,使该连接器组件之间结合紧密牢固,从而其间具有良好的电性接触,且卡扣装置经过多次的扣合与分离仍具有稳固连接器组件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立体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第一绝缘本体之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卡扣装置之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绝缘本体之立体图;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绝缘本体之另一立体视图。
100-连接器组件,2-第一组件,21-绝缘本体组,22-第一绝缘本体,221-主体部,222-固定臂,223-容置空间,224-导引槽,225-固定孔,226-对接槽,23-卡扣装置,231-旋转臂,232-旋转轴,233-倾斜面,234-卡持块,235-卡扣部,236扳动部,3-第二组件,31-第二绝缘本体,311-对接凸台,312-凹槽,313-卡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卡扣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该连接器组件100包括有一第一组件2、一第二组件3及卡扣装置23,该第一组件2具有一绝缘本体组21,该绝缘本体组21具有一第一绝缘本体22,卡扣装置23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22一端的两侧,该卡扣装置23用于将第一组件2与第二组件3稳固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