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塑胶固定牢固的数据线端子铁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2090.7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守玉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固定 牢固 数据线 端子 铁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数据传输中使用的一种数据线接头上的铁盖。铁盖可以更牢固的与其外侧的塑胶包覆层固定为一体。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脑也开始广泛的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电脑的功能也不断的丰富起来,电脑已经成为全功能的工作学习娱乐的中心。随着电脑与其配套或者依靠电脑的数字电子消费品也同样迅速的发展起来,例如:MP3播放器、MP4放器、多功能的手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等,都是依靠电脑做为支撑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所有些设备都通过不同规格的数据线来实现与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线成为数码设备之间相互沟通的最基本和最普及的传输方式。但是现有的数据线基本都通过塑胶包覆不同截面形状的的数据线端子铁盖的。但是塑胶和数据线端子铁盖之间属于不同材料,所以塑胶无法直接将其中的数据线端子铁盖牢固的固定,所以在行业中,一般都是采用在塑胶包覆层和数据线端子铁盖的接触面上涂抹胶水粘接来进行固定的。这种方式不但生产工艺繁琐,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同时还会在数据线端子铁盖和塑胶包覆层之间产生较宽的缝隙。另外这种连接方式在使用一定时间之后,塑胶包覆层和数据线端子铁盖之间会脱离,严重影响了数据线的使用寿命。上述的问题在行业中长期存在,至今没有出现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塑胶固定牢固的数据线数据线端子铁盖,该数据线端子铁盖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使数据线端子铁盖通过注塑过程直接固定的数据线端子上。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数据线上的数据线端子铁盖结构,也就是将数据线端子铁盖和连线连接在一起的塑胶包覆层的连接方式所做的改进。该数据线端子铁盖为截面为不同形状的方筒形,其中设有胶芯,该胶芯上的凹槽中设置有触针,触针与数据线的分线连接,数据线端子铁盖和数据线之间包覆有塑胶,使其固定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线端子铁盖上与数据线的连接端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的通孔中填充有塑胶,该塑胶与覆盖在铁盖和数据线之间包覆的塑胶融合为一体。
所述的通孔在数据线端子铁盖侧壁上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所述的通孔为长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获得了以下技术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数据线端子铁盖的侧壁上设置通孔,在生产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塑胶的注塑,通过融合进通孔并与塑胶包覆层成为一体,使上述得数据线端子铁盖可以牢固的固定;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带有通孔的数据线端子铁盖可以简化生产工艺过程,省去了过去的涂抹胶水的粘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这种一体化的结构,可以使金属接线端子和塑胶包覆层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显著增加数据线的使用的可靠性和延长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接线端口的轴线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数据线上的数据线端子铁盖2结构,也就是将数据线端子铁盖2和连线连接在一起的塑胶包覆层1的连接方式所做的改进。该数据线端子铁盖2为截面为不同形状的方筒形,其具体的截面形状取决与不同规格的数据线接口的形状。数据线端子铁盖2中设有胶芯5,该胶芯5上的凹槽中设置有触针4,触针4与数据线的分线连接,数据线端子铁盖2和数据线之间包覆有塑胶材料的包覆层1,使其固定为一体,以构成整体的数据线,在本实用新型中所做的主要改进使在所述的数据线端子铁盖2上与数据线的连接端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这样在进行注塑包覆层1的时候,会有一部分塑胶填充到该通孔3中,该塑胶与覆盖在数据线端子铁盖2和数据线之间包覆的塑胶包覆层1融合为一体。这样就可以将数据线端子铁盖2牢固的与塑胶包覆层1及数据线固定成为整体。一般情况下通孔3在数据线端子铁盖2侧壁上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这样可以使数据线端子铁盖2两侧的固定力平均。设置不同数量和密度的通孔3,可以改变数据线端子铁盖2和塑胶包覆层3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的通孔数量可以根据设计时的需要设定。至于通孔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长方形的通孔,实际上排成一列的小园孔同样等同与长方形的通孔。因此通孔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比较灵活。
上述描述只能被看作是较佳实施例。本技术领域中的那些熟练技术人员以及那些制造或使用本发明的人应意识到本发明的其它多种变化型式。因此,要理解的是,上述图示实施例仅仅是作示范用的,它并不会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根据专利法的原则、包括等效物的原则所解释的下列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守玉,未经陈守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风扇马达传动座结构
- 下一篇:收尘管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