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真炭火效果电壁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923.8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8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宁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喜坤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金 |
地址: | 4223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炭火 效果 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壁炉,特别是设计一种可以产生仿真炭火效果的电壁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壁炉仍然是用炭火的壁炉,尤其是国外,炭火壁炉是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取暖用具。炭火壁炉的弊端很明显,那就是炭火不干净,容易产生灰尘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发生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这就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目前电暖器已经广泛的应用的很多家庭。电暖器主要是通过发热器产生热量,风轮再将热量从电暖器内吹出。可是人们习惯使用壁炉的感觉使得电暖器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电暖器不能带给人们良好的使用享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真炭火效果电壁炉,这种电壁炉可以在产生热量的同时还可以模拟炭壁炉的燃烧效果,给人们以良好的视觉上的温暖感受,使人们在安全、卫生的环境里取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仿真炭火效果电壁炉,包括暖风产生装置和包含壁炉腔的壳体,所述电壁炉还包括透光仿真木炭、设于仿真木炭下方的光源、控制电路、设于所述仿真木炭后方的亚克力幕板;所述幕板后方和所述光源上方设有虚拟火焰发生装置,所述虚拟火焰发生装置包括转轴、同定在转轴上的PVC镜片和驱动转轴转动的电驱动装置,所述PVC镜片以分支方式分布在所述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壁炉上设有封闭所述电壁炉腔前端的茶色玻璃。茶色玻璃可以过滤掉一些诸如绿光、蓝光等短波光线,可以使虚拟火焰发出更为逼真和柔和的光线,它加强了仿真效果。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遥控接收电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遥控方式控制电壁炉的开关、温度的高低,这样可以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优选地:所述透光仿真木炭为树脂材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真的炭壁炉,进而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干净的取暖环境;相对于一般的取暖器,本实用新型更加符合人们积累了几千年的取暖感觉,其炭火仿真效果极好,因此可以给人们温馨、人性化的感觉,而且可以加强家庭的装饰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正面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不包括亚克力幕板、仿真木炭和茶色玻璃的内部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标识说明:出风口盖板1、亚克力幕板2、仿真木炭3、控制面板4、换灯孔5、茶色玻璃6、发热装置7、马达8、电路板9、电源插座10、灯泡11、PVC镜片12、转轴13、壁炉腔14、壳体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真炭火效果电壁炉,该电壁炉的效果图参看图1,其结构参看图2和图3。
在电壁炉的上部设置暖风发生装置,即发热装置7,发热装置7的后部的风轮可以将前部的发热管产生的热量吹出炉体,该部分用出风口盖板1遮盖住。炉体的壳体15的中间为壁炉腔13。壁炉腔13的底部为透光仿真木炭3,后部为亚克力幕板2,顶部上隔层设置的是前述的发热装置7,其前部为茶色玻璃6。
在仿真木炭的下方设有灯泡11,灯泡设置在换灯孔5内,灯泡11的上方、亚克力幕板2后方设有虚拟火焰发生装置,这种虚拟火焰发生装置主要是由一个与马达8连接并由其带动的转轴13和分布在转轴上的PVC镜片12构成。PVC镜片以分支方式分布在转轴13上,其整个形式呈树叶分布在树枝上的形式。灯泡、马达和发热装置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板9可以设置如图2所示位置,它还可以包括遥控接收电路,这样就可以给电壁炉配备一个遥控器,可以通过遥控方式控制电壁炉的开关、温度的高低。控制电路板连接这电源插座10外面遮盖着带按键的控制面板4。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在暖气打开的时候,壳体底部的灯泡11亮,这样在仿真木炭上形成火红的燃烧效果,并且透过茶色玻璃,这种燃烧效果及其逼真。此时,马达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PVC镜片转动,PVC镜片反光,将灯泡照射上来的光线反射到亚克力幕板上,由于PVC不断的随转轴转动,因此可以在亚克力幕板上产生不断运动的火焰,效果极为真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喜坤,未经宁喜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分子活化、分解装置
- 下一篇:休闲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