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作业的粮油烘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455.4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49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梁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爱林 |
主分类号: | A21B1/00 | 分类号: | A21B1/00;A2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35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作业 粮油 烘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粮食或油料的烘炒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粮食或油料烘炒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人工操作;另一种是密封式烘炒机,其烘炒粮食数量受烘炒机容积限制,每次烘炒完成要将熟料倒出,再进行下一次操作,为间断性作业。这两种方法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研制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连续作业的粮油烘炒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续作业的粮油烘炒机,包括壳体、滚筒、传动电机、加料漏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为喇叭状圆筒,内部的旋转轴通过若干支撑骨架与滚筒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旋转轴安装在壳体的两个轴承架上,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与电机连接的皮带轮。
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加热火炉及鼓风机,顶部设有排烟囱。
所述的加料漏斗安装在滚筒的生料入口端,加料漏斗的底部设有控制流量开关。
所述的传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与旋转轴的皮带轮连接,旋转轴皮带轮的直径为传动电机皮带轮直径的二十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喇叭状滚筒两端为开口式设计,生料入口端可以通过加料漏斗连续加料,熟料出口端可以将烘炒好的物料连续输出,实现了连续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加热火炉;12:轴承架;13:排烟囱;14:鼓风机;2:滚筒;21:旋转轴;22:支撑骨架;23:旋转轴皮带轮;24:熟料出口端;25:生料入口端;3:传动电机;4:加料漏斗;41:控制流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续作业的粮油烘炒机,包括壳体1、滚筒2、传动电机3、加料漏斗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2为喇叭状圆筒,内部的旋转轴21通过若干支撑骨架22与滚筒2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旋转轴21安装在壳体的两个轴承架12上,旋转轴21的一端安装有与电机3连接的皮带轮23。
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加热火炉11及鼓风机14,顶部设有排烟囱13。
所述的加料漏斗4安装在滚筒2的生料入口端25,加料漏斗4的底部设有控制流量开关41。
所述的传动电机3通过传动皮带与旋转轴的皮带轮23连接,旋转轴皮带轮23的直径为传动电机皮带轮直径的二十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喇叭状滚筒2两端为开口式设计,生料入口端25可以通过加料漏斗4连续加料,熟料出口端24可以将烘炒好的物料连续输出,实现了连续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爱林,未经梁爱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器上使用的波长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杆泵井专用杆套筒式螺旋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