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熔接痕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1116.6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海宝;王代青;陈振洋;陈兆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C45/73;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熔接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消除熔接痕的注塑模具。
技术背景
目前在传统的模具注塑成型过程中,当两股料流相遇后,在塑料产品表面往往会形成熔接痕,而这对于多点进胶或有碰穿结构的塑料产品来说,尤其不可避免。熔接痕不但影响塑料产品的外观,而且也降低了塑料产品的强度。同时,客户也不能接受外观存有熔接痕的产品。现在也出现了一些能消除熔接痕的技术方法和装置,但由于成本过高或操作复杂,具有其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消除塑料产品表面的熔接痕,提供一种能消除塑料产品外观熔接痕的装置。该技术方案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形状的塑料产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消除熔接痕的注塑模具,包括多浇点注塑模具,还包括一时序控制器,该时序控制器与各浇口相连,用以控制浇口的开关时间,并进一步间接控制每个浇口的进胶量。
还包括有一个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设置于多股料流熔合位置下面的模具板件中。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和一个或多个发热丝或发热棒。
所述时序控制器的时序控制可事先植入,也可由人工操作。
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从两边到中间依次递增。
本实用新型通过时序控制器控制各个浇口不同的进胶时间和次序,加热装置调节满足不同塑胶料(如ABS、PS等)所需要的融合温度,来达到消除熔接痕的目的。具有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结构类型的塑料制品等优点,对包括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的小厂在内的所有注塑厂家来说,都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流程如下,当有多点进胶时,根据产品特点和结构首先确定最先进胶的浇口,然后再分别确定其它浇口的进胶次序。先打开需最先进胶的浇口,当料流达到第二进胶浇口的位置时,根据需要仍然打开或关闭第一进胶口,同时打开第二进胶口,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浇口打开。而当料流进入最后填充位置的局部区域时,打开加热装置,使局部模温(相对料流最后融合处由远及近)由低至高渐渐升温到塑胶料完全融合所需温度,从而消除产品最后填充处的熔接痕。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般应用形态,该实施例中的注塑件1的形状比较规则,没有较大的中空形状或凸起、凹陷等,当注塑件1形状较大时,往往在实践中采用多浇点进行注塑,以达到较好的填充效果,如图所示,本例中以三浇点举例,即注塑中采用了浇口2、3、4,首先打开浇口2进胶,当料流到达浇口3和浇口4时,打开浇口3和浇口4进胶,同时关闭浇口2,直到产品填充完全,最后关闭浇口3和浇口4。时序控制器5通过电路与各浇口连接在一起,时序控制器5控制各浇口的开关时间,并进一步控制各浇口在各时间的进胶量。采用这种时序控制器5控制分序注塑,可以避免浇口2、3、4三点同时注塑时产生的料流对冲所引起的熔接痕。至于时序控制器5中对浇口2、3、4注入时间间隔的初始设定可以通过计算机预先模拟设定获得,也可以通过人工的试验注塑,考察注塑品品质好坏而获得较佳的时间间隔。当然,在料流到达浇口3和浇口4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关闭浇口2,而是用时序控制器5控制减小浇口2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