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鳍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053.4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2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尤其涉及一种在不改变鳍片本体大小的前提下可增大表面积的散热鳍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频率的不断提高,散热量也进一步加大,对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图1所示,现有的散热器一般设有散热鳍片100来加速散热,其为平板结构,一边缘上设有连接结构,以设于散热基板上,而相对另一边缘上设有安装结构,以安装风扇。通过风扇加速鳍片100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达到更佳散热。为了加速散热,一般采用加大散热鳍片100的尺寸来增大散热面积。然而,由于电子设备规格的限制,单纯采用增大散热鳍片尺寸来增大散热面积的方式并不可行,如何通过其它方式来提高散热面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其通过设置面积增大部使得散热鳍片的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从而提高其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其通过设置面积增大部在鳍片本体上形成凹凸面,其对气流的扰动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其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散热鳍片包括鳍片本体及设于鳍片本体上的面积增大部。面积增大部通过液压挤压形成,其在鳍片本体一面形成未穿透鳍片本体的凹陷,在另一面对应形成凸起。面积增大部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六边形、或半球形。面积增大部的布局、间隔距离、形状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改变散热鳍片的尺寸大小,通过挤压设置面积增大部,形成凹凸面以提高散热鳍片单位体积的散热面积,同时凹凸面的出现,对气流的扰动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现有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包括:鳍片本体2及数个设于鳍片本体2上的面积增大部4。其中,面积增大部4在鳍片本体2一面形成未穿透鳍片本体的凹陷,在另一面形成凸起,从而该鳍片本体2表面上形成凹凸面。面积增大部4通过液压挤压形成。面积增大部4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六边形、或半球形。面积增大部4的布局、间隔距离、形状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通过在鳍片本体2上设置面积增大部4,提高了单位体积的散热面积,同时凹凸面的出现,对气流的扰动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手动操作装置
- 下一篇:半桥逆变式荧光灯电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