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合式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0749.5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鸿;黄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0 | 分类号: | H01R35/00;H01R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1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合 连接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折合式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以旋转折迭式启闭,能提供不同电子卡同时置放于一连接器的折合式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个人化行动通讯设备中,除了基本的SIM卡外,用于储存功能的电子卡也逐渐成为基本配备,因个人化行动通讯设备的造型日趋轻薄短小,使得内部的容置空间有限。随着多卡时代的来临,一种可提供多种电子卡共享于同一连接器的设计也因应而生,除可提供方便的使用效能之外,还可以降低购置多组连接器的成本。目前已知多卡式连接器的构造主要是在连接器上设置有共同的插槽,该插槽具有可分别插置不同规格记忆卡的不同孔位,以提供电子卡选择性的插接使用。
而目前生产和使用的多卡连接器,除了插接SIM卡外,再插接其它电子记忆卡时,因为现有的多卡连接器都是采用层迭式的结构,当固定插接SIM卡后,受到空间的限制,会使剩余的插入的空间变小,不利记忆卡插入,在使用上相当不便。因此,现有的一些多卡连接器的设计是将SIM卡与记忆卡设计成由不同的方向插入,但此种设计还是没有解决插入空间狭小的问题;因记忆卡的厚度相当薄,为使其在插入时能固定于连接器内,所以插入空间也相当狭小,还是存在有插入困难的问题。因此,要如何加大多卡连接器的插入空间,以方便记忆卡的置放,实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合式卡连接器,是采用折合结构,以SIM卡连接器为基础,将记忆卡连接器结合于弯折结构,使其可以方便开启,增大记忆卡的置放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合式卡连接器,该连接器可将不同的连接端子设置于不同的承接板上,以简化结构,降低制造难度,便于模块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合式卡连接器,转接体的设计,使连接端子的接触更为稳固,并且方便承接板的开启。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施:一种折合式卡连接器,包括:一基板、一以基板滑槽凹部所同心的轴旋转运动的承接板、一相对承接板还有以承接板凹部所同心的轴旋转运动的盖板;而所述的基板后段的容置空间插设有导接端子组,以供SIM卡容置,并与其接点导接,在基板前段还嵌设有转接体;所述的承接板则设有记忆卡容置空间,一接触端子组弹性置于其内。
盖板与承接板、承接板与基板之间以轴接机构相连接,使其可以开合旋转,其中盖板与承接板之间的轴接机构为套接式转轴,以便于轴接旋转时不易脱离;而承接板与基板轴接之间的轴接机构则为位移式,在基板上设有一滑槽供承接板开启时滑移,以便置放SIM卡;该滑槽的两端分别为旋转凹部和定位凹部,轴接后,承接板转轴柱可在旋转凹部和定位凹部来回滑动,这样不但有利于承接板以其为中心旋转开启,还可顺畅的闭合后卡位,有效固持定位所收容的SIM卡。而在基板上所设的转接体,其焊接面与基准肋平面为同一平面,可焊接于电路板,其主体内设一弹簧,顶住凸部,与伸入记忆卡容置空间的连接端子的抵触部弹性电导接,同时因回复力还具有自动弹开功能,这样装、卸卡时承接板将被其弹性支撑开,方便卡的取放。
本实用新型藉由基板、承接板、盖板的展开或折迭启闭结构,形成可供SIM卡与记忆卡同时容置,传输讯号的二合一卡连接器,同时改变了电子卡的置放方式,在使用时取放更为便捷,且各卡容置时具有稳固的定位,并容易组装。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和结构特征能进一步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明了,将配合所附图式,以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立体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基板立体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接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承接板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盖板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盖板闭合、承接板滑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使用状态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0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敞开厢式软篷车
- 下一篇:方便操控的手动三坐标测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