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片式EMI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737.0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恩;张美蓉;齐治;廖财亮;胡根昌;张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09 | 分类号: | H03H7/0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mi 滤波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滤波器,特别是一种片式EMI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计算机与家用电器的大量涌现和广泛普及,电网噪声干扰日益严重并形成一种公害。特别是瞬态噪声干扰,其上升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电压振幅度高(几百伏至几千伏)、随机性强,对微机和数字电路易产生严重干扰,常使人防不胜防,这已引起国内外电子界的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电力电子,电气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在运行中产生的高密度、宽频谱的电磁信号充满整个空间,形成复杂的电磁环境。复杂的电磁环境要求电子设备及电源具有更高的电磁兼容性,于是抑制电磁干扰的技术也越来越受重视。接地、屏蔽和滤波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措施。
电磁干扰滤波器(EMI Filter)是近年来被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组合器件。它能有效地抑制电网噪声,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及系统的可靠性,可广泛用于电子测量仪器、计算机机房设备、开关电源、测控系统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EMI滤波器采用导线连接,连接性能不好,焊接困难,容易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EMI滤波器采用导线连接,连接性能不好,焊接困难,容易影响产品质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EMI滤波器,其将电感、电容集中在一起,利用共烧形成独石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片式EMI滤波器,滤波器内的基片上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螺旋形电感层,螺旋形电感层两个接点分别与滤波器长轴两端的端电极电连接,基片中设有第一电容基片和第二电容基片,第一电容基片和第二电容基片之间相互电绝缘,并分别与滤波器长轴两端的端电极电连接,基片中设有第三电容基片,第三电容基片与第一电容基片和第二电容基片之间相互电绝缘,并与第一电容基片和第二电容基片之间相互形成电容,第三电容基片与滤波器短轴的端电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第三电容基片对称设置,并分别与设置在滤波器短轴两端的端电极电连接。
所述的电感层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与中层、中层与下层之间通过导电连接点电连接,上层电感与滤波器长轴一端的端电极电连接,下层电感与滤波器长轴另一端的端电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共烧独石结构,结构小巧,适用于表贴焊接,性能稳定,焊接方便,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等效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容基片和第二电容基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电容基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2-长轴端电极,3-电感线圈,4-第一电容基片,5-第二电容基片,6-第三电容基片,7-短轴端电极,L1-电感,C1-电容,C2-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它凡其原理与基本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参看附图,本实施例为π型滤波电路等效的片式EMI滤波器。
图1中电感L1接于输入输出两端之间,电容C1和电容C2一端分别接于输入或输出端,另一端与大地GND2相接,形成π型滤波电路,实现高频信号通路。产品内部采用完全对称结构,INPUT1与OUTPUT3可以互为调换,即两端既可以为输入端,又可以为输出端,但不能同时为输入和输出端。
图2为产品整体外部结构,对应三维立体图案与图1电路等效结构,长轴方向两端为输入输出端口,侧面两端为电容接地端,长轴端口上设有长轴端电极2,端口均由银导体引出,可用沾银,印刷,电镀等方式形成。基体1为铁氧体材料与高介电常数叠层共烧而成,其结构为三明制结构。产品上下为铁氧体磁性材料,用于形成电感,电容形成于陶瓷介质材料中,通过高的介电性能形成相应电容,并达到高的绝缘电阻要求。
图3为产品的透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入输出端以及两侧接地端均与内部图案引出部分相接,从而实现产品与π型滤波电路等效的的电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伞把车的伞柄推把角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内置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