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盘防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654.1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雷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18035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防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出来的硬盘经常需要进行各种检测,现有硬盘防振方案包括采用大阻尼、粘弹性等材料进行防振处理的装置,例如由弹簧、海绵或橡胶块等弹性元件或材料实现减振。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硬盘操作的外力往往会对弹性阻尼元件施加不同于振动方向的作用力,比如,硬盘防振装置发生的振动是在竖直方向,而对其进行取放硬盘的操作时,外力对阻尼元件的作用力是在水平方向上,这就将导致阻尼元件受到损耗。而如果这种操作是频繁发生的,就更容易加速硬盘防振装置中阻尼元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硬盘防振装置,它能避免在做如取放硬盘的操作时,阻尼元件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而导致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盘防振装置,包括硬盘夹具、承接板、阻尼支撑件和底板,该硬盘夹具通过该承接板安置于该阻尼支撑件上,该阻尼支撑件固定在该底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销,该定位销将该承接板和底板以沿竖直方向可活动的方式连接,而对该承接板和底板沿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进行限制。
该承接板和底板对应地开有供该定位销两端穿过的通孔,该定位销的一端固定在该承接板/底板上,另一端与该底板/承接板的通孔的孔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
该定位销穿过该底板的一端带有螺纹,该端通过螺母与该底板固定连接。
该定位销的销杆为柱形,该对应通孔与该形销杆适配。
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由于阻尼支撑件被限位在承接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定位销将承接板和底板以沿竖直方向可活动的方式连接,而对承接板和底板沿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进行限制,如拉动硬盘夹具拉杆做取、放硬盘的操作时,籍此可避免承接板和底板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而对阻尼支撑件产生作用力,从而消除此类作用力导致阻尼支撑件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硬盘防振装置分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硬盘防振装置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硬盘防振装置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销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硬盘防振装置包括承接板1、阻尼支撑件2、底板3以及定位销5,其中阻尼支撑件2整体被限定在承接板1和底板3之间。硬盘夹具4安置在承接板1之上,并通过该承接板1承重于阻尼支撑件2上。承接板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硬盘夹具4可由螺钉固定安装在承接板1上。对应于承接板1的通孔,底板3也开设有若干与之配合的通孔。阻尼支撑件2由一组分离的橡胶块单元组成,各橡胶块为圆柱形,圆柱形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承接板1、底板3的对应面相贴合,圆柱形本体两端带有柱形突起,该柱形突起分别与上述承接板1、底板3上的对应通孔以螺纹配合连接。底板3从各支撑单元底部对阻尼支撑件2整体定位,可起到稳固作用。承接板1、底板3上还对应地开有供定位销5垂直贯穿的通孔,定位销5的一端具有螺纹,其通过一螺母与底板3固定连接,定位销5与承接板1相配合一端的销杆直径略小于承接板1的通孔的孔径,而该端的头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本实施例中,定位销5穿过承接板1的销杆直径为6mm,承接板1上相应通孔的孔径为9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定位销,可避免对硬盘防振装置进行如硬盘取、放操作时对阻尼支撑件产生偏离振动方向的作用力,防止阻尼支撑件受到外力的损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程序
- 下一篇: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