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玻璃幕墙式通风换气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7706.1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2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均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6B3/66;F24F7/01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国清 |
地址: | 514100广东省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玻璃 幕墙 通风 气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玻璃幕墙式通风换气窗。
背景技术
在夏季空调冷负荷中,通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和辐射的热能占了很大一部分。为解决日射的热量大的问题,人们设计了外遮阳的方法。然而由于长时期的日晒雨淋,外遮阳装置一般易老化,且影响建筑外观。因此,人们设计一种在双层玻璃间加遮阳百叶的玻璃窗。这种玻璃窗的遮阳百叶受到玻璃的有效保护,延长了使用寿命,且不影响建筑外观。其遮阳百叶所吸收的热量仍留在双层玻璃之间,并不能及时排走。其中一部分热量仍会通过内层玻璃传入室内。如果能利用室外气体将其热量带走将能有效地减少空调冷负荷。还有人利用风机或窗与风道结合等方法使双层玻璃空间内的空气得到置换,但其通风模式较为单一,不便转换和调节控制。在高层建筑中,由于风压的存在,窗户不宜常开,有些风压大的地方甚至不能开窗,由于室内不能进行有效地换气,所以室内空气品质差,影响居住者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遮阳百叶所吸收的热量仍留在双层玻璃之间,并不能及时排走,其遮阳百叶所吸收的热量仍留在双层玻璃之间不能及时排走,其中一部分热量仍会通过内层玻璃传入室内,在高层建筑中,由于风压的存在,窗户不能常开,风压大时不能开窗,室内不能换气,室内空气品质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层玻璃幕墙式通风换气窗,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含窗框1、隔板2、调风阀3、双层玻璃4、百叶形条孔6和调风阀控制手柄7,窗框1的前后对称设有百叶形条孔6,在窗框1的内壁上通长设有四个隔板2,在四个隔板2围成的圆形空间内设有调风阀3,调风阀3的半圆心上设有转轴10,转轴10的右端嵌在窗框1右侧壁的轴孔11内,转轴10的左端嵌在窗框1左侧壁的轴孔11内并与调风阀控制手柄7连接,窗框1的两个断面分别与双层玻璃4固定连接,窗框1为上下两个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调风阀3的控制手柄7,选择室内所需的通风模式,获得较佳的室内空气品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换气窗利用风压、热压驱动,节省能源。本装置广泛适用于家庭、宾馆、办公楼等窗的通风换气设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风换气窗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A-A的剖视图,图4是通风换气窗外循环通风换气模式图,图5是通风换气窗内循环通风换气模式图,图6是通风换气窗由内向外排风换气模式图,图7是通风换气窗由外向内进风换气模式图,图8是通风换气窗下进上出通风换气时的模式图,图9是通风换气窗隔绝与室内和窗内通风换气的模式图,图10是通风换气窗带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窗框1、隔板2、调风阀3、双层玻璃4、百叶形条孔6和调风阀控制手柄7组成,窗框1的前后对称设有百叶形条孔6,在窗框1的内壁上通长设有四个隔板2,在四个隔板2围成的圆形空间内设有调风阀3,调风阀3的半圆心上设有转轴10,转轴10的右端嵌在窗框1右侧壁的轴孔11内,转轴10的左端嵌在窗框1左侧壁的轴孔11内并与调风阀控制手柄7连接,窗框1的两个断面分别与双层玻璃4固定连接,窗框1为上下两个对称设置。
调风阀3的轴线作与水平面成正负45度角的两平面,以这两个平面与扇形柱体调风阀3绕轴心转动时外弧线的轨迹面的交线为分界线,过这些分界线,用隔板2将窗框1的内部空间分为四部分,其中一部分与室内相通,一部分与室外相通,一部分与两平行玻璃间的空气间层相通,另一部分为空格。分界线的划分原则为任意不相邻两条分界线所占弧度,正好为半圆。隔板2与调风阀3半圆表面的接触端接触,隔板2的倾斜角度视百叶形条孔6的开孔角度而定。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2、图3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它还包含有窗帘5和窗帘轴杆9,窗帘5和窗帘轴杆9设在上窗框1右侧下隔板2的下方,窗帘轴杆9的右端嵌在上窗框1右侧壁的轴杆孔12内,窗帘轴杆9的左端嵌在上窗框1-1左侧壁的轴杆孔12内并于轴杆9的控制手柄8连接。转动轴杆9的控制手柄8使窗帘5打开或卷起。其遮阳窗帘5得到较好的保护且不影响建筑外观,延长了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0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它还包含有小型风机13,小型风机13安装在窗框1内。为保证换气窗工作时所需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均,未经林文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7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