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799.6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华;李忠仁;李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新华 |
主分类号: | B29C65/04 | 分类号: | B29C65/04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洪发 |
地址: | 163714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效应 周波 融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
背景技术
塑料及PVDC(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熔接,传统工艺方法是采用电阻丝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塑料及PVDC(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熔融成一体。但传统工艺存在许多缺点,如:融接强度不够(低于塑料及PVDC薄膜本身强度)、废品率大、焊接面外观不理想、消耗电量大、工作环境温度高,加热器易出现故障率,使加热设备很难调试到最佳工作状态,工作效率低等。所以,近几年国外一些厂家设计出了国际工业波段27.12MHz或40.68MHz电子管高周波感应熔接设备。它克服了上述缺点,使其各个方面性能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电子管高周波使用电子管核心元件,而大功率电子管存在寿命(1000~5000小时),使用后性能逐渐下降,对于24小时连续工作的话,三个月至半年须更换一个电子管。而大功率电子管价格在2000元/只左右,因此维护费用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是由集成晶体振荡器、射频电路、LC谐振回路、感应加热头构成,其特征在于由集成晶体振荡器发生的正弦波送至射频功率放大电路、再至功率检测电路,功率检测电路的一路输出至功率调整电路,有电源模块与功率调整电路连接,功率检测电路的另一路依次输出至LC谐振回路、匹配单元、感应加热头和高周波释放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有电源模块连接晶体振荡器和射频功率放大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有电源模块是向射频功率放大电路供电,且与电源模块和功率调整电路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输入电源:单相220V~;输入功率:250W;输出功率:100W;振荡频率:40.68MHZ。
本实用新型的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设计合理,不需更换电子管元件,可节省一大笔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完全符合国际“无线电干扰委员会”(CISPR)规定的标准。输出频率稳定,对外界设备的干扰极少。通电后即可启动并加热(没有预热过程);它体积小、重量轻、效果好、加热、均匀、无废品、产品美观;设有过压、过流、过热保护,比老式电子管高频设备节电70%左右,节省费用,安全性很高,适合各地使用。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是由集成晶体振荡器、射频电路、LC谐振回路、感应加热头构成,其中集成晶体振荡器1发生的正弦波送至射频功率放大电路2、再至功率检测电路3,功率检测电路3的一路输出至功率调整电路4,有电源模块5与功率调整电路4连接,功率检测电路3的另一路依次输出至LC谐振回路6、匹配单元7、感应加热头8和高周波释放头9。有电源模块10连接晶体振荡器1和射频功率放大电路2。有电源模块5是向射频功率放大电路2供电,且与电源模块10和功率调整电路4相联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场效应管高周波融接器采用新型集成晶体振荡器1产生的符合国际标准的40.68MHz的正弦波(高周波),送给射频功率放大电路2放大至100W左右的功率,再穿过输出功率检测电路3,检测出输出功率的大少,一路送至功率调整电路4,功率调整电路4根据输出功率的大小相应地调整220VAC/48VDC电源模块5的输出电压(负反馈电路)使输出功率稳定,达到融接效果稳定。另一路送给LC谐振回路6,谐振出40.68MHZ的高周波(无谐波)、再送至匹配单元7使得输出高周波感应与加热头阻抗匹配,最后由感应加热头8将能量通过高周波释放头9的释放给被加热体。200VAC/±15V电源模块10为将220VAC交流电转换成±15VDC给晶体振荡器1和射频功率放电路2供电。220VAC/48VDC电源模块5给射频功率放大器2功放供电,驻波表11指示输出功率大小电位器为调整射频功率大小,满足实际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新华,未经于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