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闭合式窨井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3703.0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3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倪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树春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5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闭合 窨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道雨水口的专用配套装置,具体是一种自动闭合式窨井盖。
现有技术
目前,下水管道的雨水口配套的窨井盖其结构,在它的上面的落水口是开放式的。因此,在实际中存在以下的缺陷:首先,路面上的灰尘、沙石以及垃圾不受阻止的掉落到废(污)下水管道,因此常常堵塞下水管道,使其失去排放废(污)水的功能,大暴雨,污水或废水会溢出路面,污染环境,路面上会积水成河,淹没公共设施,甚至使城市因积水而瘫痪。再者是废(污)水管道中滋生的蚊子,苍蝇及其他蟑螂的害虫可以自由的从雨水口进出,损害环卫生,危害人的健康。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城市、农村排放的污水多,地下的废(污)下水管道也多,蚊子、苍蝇也多,污染环境和破坏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相当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窨进盖的严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闭合式窨井盖,有利于保护环境卫生,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有面盖,堵漏板,定位柱,接柱,贮水盆,支柱,平衡臂和平衡块,面盖带有落水口,堵漏板置有堵节,定位柱连接面盖和堵漏板,堵漏板的堵节同面盖的落水口连接,接柱连接堵漏板和贮水盆,支柱连接面盖和平衡臂,平衡臂两头分别连接平衡块和接柱,贮水盆的底面周边置有间隙。整个自动闭合式窖井盖通过面盖边沿置放在下水道的雨水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平衡臂连接支柱,其两头有贮水盆和平衡块利用从落水口与堵节之间间隙流下的水,改变两者的重量比,带动堵漏板下降,使路面雨水流入下水管道,天放晴,贮水盆的水经过周边间隙流掉,平衡块使堵漏板上升,堵节堵牢落水口,使面盖落水口同堵漏板堵节间隙对接,有利于建设提高现代城市配套的下水管道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路面上的垃圾和沙石掉进废(污)下水管道,避免管道堵塞和影响排放废(污)水,并且防止废(污)下水管道里的蚊虫和苍蝇进到人们生活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面盖1呈圆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上面有一组条状形或圆形的落水口8,视面盖大小,落水口8约有3-16只(条),落水口8的形状呈倒锥形,下口沿大于上口沿在0.3cm,它的底面螺紋连接定位柱3和螺纹连接支柱10,定位柱3活动连接堵漏板2,支柱10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平衡臂5的中间部位,平衡臂5的两头分别由螺柱或轴锁活动连接平衡块7和接柱4的中间部位,接柱4两头分别螺蚊连接堵漏板2和贮水盆6,堵漏板2上置有一组其形状、数目与落水口8相对应的堵节9,它的上端面的直径或长度小于落水口8上口沿直径或长度0.2-0.4mm,实行间隙活动配接。北贮水盆6的底面与周边间置有间隙11,间隙11在0.2-0.4cm,贮水盆6的直径或长度大于或等于面盖1上的8个落水口8相间的距离,平衡臂5同支柱10连接点与两头同接柱4与平衡块7的连接的距离为1∶1.5,参阅图1。接柱4加贮水盆6加堵漏板2的总重量与平衡块7的重量比为1∶2。天晴;平衡块7抬高贮水盆6,使堵漏块2的堵节9同面盖1的落水口8间隙闭合堵接。雨天:路面上的水从面盖1的落水口8与堵节9间的间隙流下,其中8个落水口8流下的水就流到贮水盆中6,贮水盆6中的水逐渐增多,接柱4和贮水盆6加上水的重量超过平衡块7重量时,堵水板2和贮水盆6就下落到2a和6a的位置,平衡块7上升到7a的位置,此时,堵节9就同落水口8完整离开,路面的水从落水口8畅流到废(污)下水管道,整个装置由面盖1的周边对接在下水道雨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树春,未经倪树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3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