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拉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3312.9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4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光锋 |
主分类号: | F16K11/07 | 分类号: | F16K11/07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502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拉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手动控制、调节气流或液流,并有自动复位、锁定功能、使用方便、安全的手拉阀。
背景技术
专利号CN87207430“二位四通手动阀”仅提供了一种在垫圈与压盖间设有一压缩弹簧,可进行弹性调节,用于控制调节工作流体使用的手动阀,但其结构较复杂、难加工,功能单一。
专利号CN200620073966.9“微型二位五通手动阀”虽提供了一种有多个管路接口,可在多通道情况下使用的手动阀,但它完全是手工操作,无自动复位、锁紧功能,使用还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拉阀,结构简单、紧凑,并有自动复位、锁紧功能,使用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拉阀,包括阀体和阀杆连接成的整体,所述阀体上有进气口P、出气口R、工作口A和限位销、封板,所述阀杆上连接有O形圈、Y形圈、卡板,所述的阀体上还有控制口K,控制口K通过控制口气道和阀腔相通,所述的阀杆上有排气道和与排气道相通的小孔,小孔与阀腔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因在阀体上增加了与阀腔相通的控制口K,可通过控制进入控制口K的空气压力的大小,从而控制手拉阀阀杆的复位或锁定。若用此阀控制车门的开、关,驾驶员需先用手拉动手拉阀,将车门打开后然后放开手,从控制口K输入适当压力的进气就可推动阀杆自动复位,回到原来位置并关闭输出气压,即能自动将车门关上。驾驶员关闭车门后就可专心开车,不需再用手去操作手拉阀,使用方便、快捷、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若在控制口K中输入较高压力的空气,阀杆就始终处于初始锁定状态不会被拉出,门始终不会打开,使用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图1的左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阀体2的前、后表面上有安装孔,中间有阶梯形阀腔13安装阀杆,阀腔壁上还固定有限位销4,下底面上有进气口P、排气口R,嵌有钢珠14的工艺孔,上表面有嵌有钢珠14的工艺孔,及与工艺孔相通的气道5。
阀体2的一侧面上有工作口A和控制口K,根据安装工作位置的需要可改变工作口A和控制口K的位置。
在进气口P和控制口K处还连接有滤网7,进气口P、排气口R与阀腔13直接相通,工作口A、控制口K分别通过气道5、控制口气道12与阀腔相通。
阀杆1为阶梯形杆,阀杆1上面安装有多个密封圈O形圈3,阀杆末端中间有细长的盲孔排气道11,阀杆上有一与排气道11垂直相通的小孔6。
阀杆1插入阀体2上的阀腔13中,并在阀杆末端安装密封圈Y形圈8、卡板9,最后将阀腔用封板10固定并封死,如图1所示。
此手拉阀可安装在公交车、中巴车、旅游车等的车门上,用气动、手动来控制车门的开、关使用。
此阀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进气口P与其它的口不相通,仅排气口R与工作口A相通,手拉阀未工作。
若需打开车门,可用手向外拉动手拉阀的阀杆1直到工作位置,即限位销4碰到阀杆上的间隔处会自动停止,不会将阀杆拉出阀腔,这时进气口P与工作口A相通输出压力空气,并关闭出气口R,将车门拉开,如图3所示,若控制口K接的是低压空气(25Psi左右),这时从控制口K处进气通过控制口气道12进入阀腔内,并推动阀杆向右移动,将拉出的阀杆1复位回到原来位置,并关闭输出气压,同时阀腔内的气体经排气道11和小孔6,经排气口R排空,如图1所示,即放手后阀杆能自动复位,车门就会自动关闭。
若控制口K处接的是高压空气(120Psi左右),始终有一压力气顶住锁杆,使阀杆1始终处于初始状态不会被拉出,即使阀杆处于锁定状态,不会将车门打开,使车辆行驶更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光锋,未经孙光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3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