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前机盖及后备门的两用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730.6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6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顾伟明;许如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8050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前机盖 后备 两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汽车前机盖及后备门的两用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成了一部分人的交通工具。在汽车装配前,需要对各零部件进行喷漆,而传统的对汽车前机盖、后备门进行单件喷漆,这样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占用过多滑橇、与滑橇接触部位喷涂不上,需要补漆,效率比较低,而且使用的是两个工装本身,制作成本高。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占用过多滑橇、与滑橇接触部位喷涂不上,需要补漆,效率比较低,而且使用的是两个工装本身,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占用过多滑橇、与滑橇接触部位喷涂不上,需要补漆,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堆积面积小,无需补漆的用于汽车前机盖及后备门的两用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两个工装本身,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作成本低的用于汽车前机盖及后备门的两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汽车前机盖及后备门的两用支架,包括底架及设于底架上的侧支杆和后支杆,该后支杆高端通过斜主支杆连接底架前端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支杆和斜主支杆上设有两用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后备门支撑杆和前机盖支撑杆,该后备门支撑杆和前机盖支撑杆通过连接杆垂直连接。后备门支撑杆比前机盖支撑杆稍微短些,后备门支撑杆和前机盖支撑杆以及连接杆组成一个四边形,以放置前机盖或是后备门;而三点稳定一个平面,另外一个点就是在后支杆上的定位片及挂钩,定位片和前机盖支撑杆两端的定位销一起支撑放置其上的前机盖,挂钩和后备门支撑杆两端的定位销一起支撑放置其上的后备门,这样一个支架就可以两用,不仅可以用来放置后备门,也可以放置前机盖,支架的两用性减少了工装本身的制作成本,还减少了对方占地面积;而且本支架还不需要补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大大地节约了后续修补工时,提高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支杆上端设有定位片,在该定位片的下侧设有挂钩。定位片和前机盖支撑杆两端的定位销一起支撑放置其上的前机盖,挂钩和后备门支撑杆两端的定位销一起支撑放置其上的后备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杆对称设在斜主支杆的两侧。这样可以使得放置其上的后备门或是前机盖放置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备门支撑杆两端设有后备门定位销,前机盖支撑杆两端设有前机盖定位销。可以使得定位销与后备门及前机盖上的孔配合固定后备门及前机盖。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支架两用性的设计,使其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喷漆后不需要补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节约了后续修补工时,提高了效率;
2、减少了支架的制作成本,也减少了支架堆放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见图1及图2,本例一种用于汽车前机盖及后备门的两用支架,包括底架1及设于底架1上的侧支杆2和后支杆6,该后支杆6高端通过斜主支杆5连接底架1前端边,侧支杆2和斜主支杆2上设有两用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后备门支撑杆4和前机盖支撑杆9(如图1所示),该后备门支撑杆4和前机盖支撑杆9通过连接杆3垂直连接,该连接杆3对称设在斜主支杆2的两侧(如图2所示)
其中,后支杆6上端设有定位片8,在该定位片8的下侧设有挂钩7(如图1所示);后备门支撑杆4两端设有后备门定位销10,前机盖支撑杆9两端设有前机盖定位销11(如图2所示)。
使用时,将两用支架置于滑橇上,不需要任何固定,将前机盖上的两孔置于两前机盖定位销上,盖扣置于挂钩中,即可使用;同理,将后备门上的两孔置于两后备门定位销上,盖孔置于定为片中,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曲柄RV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链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