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979.5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3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翁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瑶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浙江省兰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械式的自行车碟刹。
背景技术
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是我国拥有量最大的交通代步工具,为了能容易地控制和调节行进的速度及迅速地实现停车,刹车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过去常用的刹车是用刹车拉线,将刹车摩擦块压向轮圈的抽拉夹持结构,当自行车的钢圈因钢丝调整不均衡时,两外侧面在滚动时会左右摆动,而造成摩擦块与轮圈的贴合断断续续,即产生打滑,使制动效果下降。目前此类形式的刹车正逐渐被一种更可靠的碟刹所替代,它的结构形式是主要包含有一固定在车轮上的刹车盘和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碟刹本体,在碟刹本体内设置有一可容置刹车盘的开口,该开口的两侧通孔内分别容置设有刹车摩擦片,其中一侧的刹车摩擦片还连接有一个容置在刹车本体通孔中的刹车摩擦片推顶机构,该推顶机构是由由上顶杆、下顶杆、推抵珠、套装在上顶杆上的回复弹簧弹簧固定螺丝及轴承所构成的,它的上顶杆套于轴承中,依次是夹在上、下顶杆间的推抵珠,下顶杆,下顶杆外套装回复弹簧,弹簧固定螺丝压扣住回复弹簧,本体的固定臂该端端面活动臂与通孔内的上顶杆连接的,当活动臂被拉线拉动抠转时,推顶机构会将摩擦片推顶向刹车盘,以达到减速的目的。这种碟刹,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更可靠的自行车碟刹。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是这样的:它包含大钳体、小钳体、设于钳口两侧的基板和摩擦片、夹装在两摩擦片中间的刹车盘,在大钳体上设有开口位于钳口侧壁的用于容置顶压机构的空腔,该空腔的开口处配装有连接着摩擦片的基板,由铰支轴、抵顶件、回位弹簧、拉线组成顶压机构设于空腔内,抵顶件近似于“7”字形,在转角处中部由铰支轴铰接在大钳体上,抵顶件绕铰支轴旋转,其顶部为圆弧形与摩擦片的基板相抵贴,长柄的中部末端连接有拉线,该拉线穿过空腔壁上的通孔露于大钳体外,回位弹簧两端分与空腔壁和抵顶件的长柄段相连接;还有抵顶杆是可以平行并排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在抵项杆接触摩擦片基板部位,也可以装有滚柱或微型轴承的。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碟刹,用绕铰支轴旋转的抵顶件直接推抵刹车的摩擦片基板带摩擦片夹紧刹车盘,用回位弹簧控制摩擦片与刹车盘的分离,替代了由可相对本体枢转的活动臂和本体内容置的是由上顶杆、下顶杆、推抵珠、套装在上顶杆上的回复弹簧、弹簧固定螺丝及轴承所构成的顶压机构,不但大大简化了结构,而且也改善了拉线力的传递效果,减少了环节,提高了传递速度,其使用的可靠度更好和使用寿命更长,具有构想简单,加工容易,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行车碟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行车碟刹抵顶件滚动摩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对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碟刹是包含下列部件的:大钳体1、小钳体2、设于钳口3两侧的基板4a、4b和摩擦片5a、5b,夹装在两摩擦片5a、5b中间的刹车盘6,和在大钳体1上设有的开口1a位于钳口侧壁的用于容置顶压机构7的空腔1b,该空腔1b的开口处配装有连接着摩擦片的基板4b,由铰支轴71、抵顶件72、回位弹簧73a、73b、拉线74组成顶压机构7设于空腔1b内。由图中所示可看出,抵顶件72有二只或者也可是二个以上的,并排平行设置,其外形近似于横置的“7”字形,在前部的半月形与后部的矩形段相接合的转角处,选在中部设置了由铰支轴铰接在大钳体1的上,抵顶件72绕铰支轴71旋转,其顶部为圆弧形与摩擦片5b的基板4b相抵贴,矩形长柄段的中部末端连接有拉线74,该拉线74穿过空腔壁上的通孔1c露于大钳体1外,回位弹簧73a、73b两端分与空腔壁和抵顶件72的长柄段相连接。
使用时,是将刹车盘固定在轮上,刹车本体即由大小钳体和顶压机构等构成的连接在车架前叉上,调整好刹车盘与刹车摩擦片5的平行度,连接上刹车拉线74,拉紧拉线抵顶件72绕铰支轴71旋转,抵顶件72前部外凸部位相相似于偏心轮将摩擦片基板及摩擦片一并推压贴上刹车盘,从DMJ将其制动。
当然由图2中可知,为了减少抵顶件72与摩擦基板的摩擦力,在抵顶件72的前部与摩擦基板相接触区域,可以设置微型轴承或滚柱72a,将其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的结构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瑶,未经程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