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触电即热式电热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0967.0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泰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泰山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电 即热式 电热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特别是一种防触电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背景技术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以下筒称电热水龙头)的外型接近普遍水龙头,冷、热二用却小巧玲珑。因为即热式电热水龙头采用的是电热元件终端加热形式,所以它的电器绝缘强度也仅依靠电热元件(如电热管)来实现。一旦电热元件绝缘性能降低或漏电就会使流出来的热水带电,极易造成触电事故。鉴于这一情况,有些厂家就用附加漏电保护器的办法来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由于电热水龙头外形体积小、内部结构又复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又制约了内置式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即使设置了内置式漏电保护器,不但使产品体积增大,失去了电热水龙头的特点,而且还使制造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到目前为止某些制造厂家只能用外置式漏电保护器来代替。多数情况下,制造厂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为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而用户最关心的恰恰又是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本发明就是采用一种以最低的制造成本却同样能达到防触电功能的新结构技术方案。而且,实施这一方案并不会改变电热水龙头的外观造型、体积和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防触电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防触电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它包括在绝缘机身壳体、安全阻尼式待加热水进水通道、加热腔和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在绝缘机身壳体中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独立冷水通道,加热腔设在安全阻尼式待加热水进水通道和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之间;加热腔与安全阻尼式待加热水进水通道进水口之间及加热腔与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出水口之间各自的实际展开长度与其各自垂直截面的面积比大于并包含18。4。即安全阻尼式待加热水进水通道和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的各自通道长度与其各自垂直截面的面积比大于并包含18.4。为了简化结构,缩小体积、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在机身壳体内设有机壳连接凸台,机壳连接凸台和机身壳体同心;在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与加热腔之间设有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密封盖,在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密封盖上设有固定压帽,机身壳体和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之间用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密封圈密封;冷水出水管连接头和冷水通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冷水出水连接管密封圈。为了提高产品的密封性,安全阻尼式待加热水进水通道和安全阻尼式待加热水进水通道密封盖用胶粘剂或超声波焊接密封连接;安全阻尼式待加热水进水通道凸台插入机身壳体的预置孔并用胶粘剂或溶剂密封连接;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和安全阻尼式热水出水通道密封盖用胶粘剂或溶剂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触电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在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机身外壳(即部分构成加热腔)前提下,利用自来水本身的电阻率,在电热水龙头的加热腔和待加热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之间各串入一个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安全阻尼式流水通道,以增大加热腔和待加热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之间的介质电阻,用来降低电压。如果把电热水龙头的泄漏电流定为10毫安(国家GB13955-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规定的泄漏电流为10毫安),那么,根据欧姆定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泰山,未经王泰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