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用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390.1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6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亮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蓝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志涛 |
地址: | 318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器用 负离子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适合各种款式空调器安装使用的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空调器已广泛用于建筑物内部来调节室内环境。空气经过空调器的处理,虽然温、湿度等空气性质得到改善,同时须将空调房间密闭起来,以减少自然环境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因此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弊病:如大量回风的使用使得空调房间内空气不新鲜,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细菌及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的大量繁殖,造成室内空气深度污染,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空气中的负离子大量丧失,长时间呆在密闭的空调房间内,人们常常会出现胸闷、头晕、喉干、精神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空调综合症。
鉴于以上这些情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空调器用空气净化装置,分别采用吸附材料吸附灰尘颗粒、紫外线照射杀菌、纳米材料降解有害物、生成负离子杀菌等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如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22648.5,公告号为:CN 1583181A,公开了一种风口式紫外线空气消毒净化器,其安装在空调器内的出风口,利用紫外线灯照射,对流通空气进行消毒,但结构过于简单,灯管数量少,对空气作用时间太短,导致杀菌效果不明显;又如专利号为200410022647.0,授权公告号为:CN 1584427C,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风道式紫外线空气消毒净化器,但紫外线作用与风道内部,并不能保证出风口空气没有有害物质排出,而且安装维修都极为不便;另外也有在现有空调器内出风口位置安装负离子净化装置,并靠风机将净化装置所产生负离子扩散到空间,负离子的活性和吸附能力,可以吸附灰尘、杀菌消毒、消除异味等作用,但在现有空调器内安装净化装置会占据出风口空间,影响排风流畅,减少了送风量,耗电量大,实用性差,而且现有的负离子净化装置负离子发生量少,靠风机排放会使负离子变紊乱且不稳定,作用的空间范围小,空气净化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装方便,运行稳定,可自行产生离子风推动空气流动,均匀向空气中扩散负离子,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净化功效的空调器用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空调器用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有控制电路板、高压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及负离子发射器,所述的负离子发射器由电极板和与电极板相对设置的集尘板构成,其中电极板上设置有发射钢针,集尘板上开设有出气孔,钢针的针尖端朝向出气孔,负离子发生器的正、负极输出端分别与电极板和集尘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极板和集尘板分别安装在固定架上,且电极板位于集尘板内侧端,钢针垂直设置在电极板一侧面上,且均匀分布,集尘板上的出气孔为一长条形通孔。
所述的控制电路板、高压发生器及负离子发生器分别安装在一密闭的控制盒内,且控制电路板输出端与高压发生器输入端电连接,高压发生器输出端与负离子发生器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的技术相比,采用在离子发射器上的电极板与集尘板之间施加高压直流电场,在电场作用下,由于电极板上的钢针尖端电晕效应,使钢针附近的空气发生电离,产生正、负离子,正离子被吸附中和,负离子则被电场排斥,输送到室内空气中。同时,利用电极板上的钢针发射电子的能量产生离子风带动空气循环流动,实现向空气中均匀分布负离子的功效,可将空气负离子喷射达数米之遥,且风量大、运行故障率低、稳定性好,可取代空调器内的排风机,而且不必另外购置空气净化装置,经济实惠,降低了成本。其功能全面、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运行宁静、耗能低,能有效的滤除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异味,具有杀菌、消毒、净化空气的功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改善人体心肌及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电路板 2、高压发生器 3、负离子发生器
4、负离子发射器 41、电极板 411、钢针
42、集尘板 421、出气孔
5、固定架 51、固定板 6、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亮,未经王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