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脚椅收合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190.6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02 | 分类号: | A47D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051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脚椅收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幼童高脚椅椅架收合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脚椅(或婴儿车)主要具有一椅架、一椅座、及一连接于椅座扶手上的置物用餐盘。其中椅架主要是由一组呈倒V字型的支架构成,而每一支架由前、后脚杆连接而成。而为了方便外出携带以及减少包装、存放体积,前、后脚杆之间设有收合机构,收合时能将倒V型的支架收合成两平行杆。
如公告号为CN2783855Y所公开的一种“幼童高脚椅的脚杆收合机构”,该机构借由两相互对称的圆形状内、外盘体,以若干隔板的设计于中央适当处形成齿形槽,该齿形槽可供弹簧与卡合体植入其内,借设于外盘体一侧的移动键可迫使卡合体完全移入内盖体的齿形槽内,如此内外盘体可自由转动,反之,借弹簧的力让卡合体分别介于内、外盘体的齿形槽间,以限制住内、外盘体的转动,而获得前、后脚杆的收合与张开。还有如公告号为CN2624737Y所公开的一种“高脚椅收合装置”,此二件专利案都揭示了有关高脚椅收合装置的结构,其共同特点都是采用了开关按钮的设计,而开关按钮的释放作动方式难免会有卡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容易,能轻松实现高脚椅收合动作的收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高脚椅收合机构,包括可相互结合的内盖体和外盖体,在内、外盖体相结合的内部设有一用以限制内、外盖体产生相对转动的滑动块和压缩弹簧,其中内盖体的后端向下延设有可供后脚杆套入并固定的后管座,外盖体的前端向下延设有可供前脚杆套入并固定的前管座,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外盖体的后端还延设有一管座,管座上装有可转动的把手,把手内设有一拉线,该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把手上,另一端穿经把手、弹簧与滑动块相固连;所述的滑动块设置在外盖体上的滑动槽内,所述的内盖体上设有可与该滑动块相抵触的限位结构。
前述高脚椅收合机构,其中在所述的滑动块的上部设有管孔,可供弹簧放入,中部有一长形孔,供外盖体上的导柱插入,下部则为可与内盖体上的限位结构相抵触并利于在滑动槽内滑动的斜面。
前述高脚椅收合机构,其中所述的内盖体上的限位结构为成形在内盖体内部的肋板。
前述高脚椅收合机构,其中所述的把手主要由一开口朝前的弯形把手管及一套在把手管上的橡胶套组装而成,并于把手管的前端装有把手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高脚椅收合机构,通过手把旋转带动拉线,进而由拉线带动滑动块移动,使滑动块与内盖体的限位肋板相脱离,使内盖体和外盖体可产生相对转动,而实现高脚椅收合的目的,因而设计新颖,操作方便,且通过手把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的推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收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完全收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外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面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脚椅收合机构包含一外盖体1、一内盖体2、一把手6、一滑动块3、一拉线5及一压缩弹簧4,其中:
外盖体1的主体呈圆盘状,其前端向下延设有前管座11,可供前脚杆7套入并用螺丝固定。而于后端向上延设有一管座12,可供把手6套入并固定。外盖体1的中央部位有由若干肋骨形成的滑动槽,可供滑动块3置于其内滑动,中间位置有一中空圆柱,用于铆钉穿过与内盖体结合。
内盖体2的主体也呈圆盘体,其后端向下延设有后管座21,可供后脚杆8套入并用螺丝固定。内盖体2的中央部位有一限位肋骨22,可与滑动块3相抵触,用以限制内盖体2与外盖体1产生相对转动。中间位置有一圆孔,可供外盖体上的中空圆柱插入,并通过铆钉的接合能与外盖体紧密配合而形成一收合机构的壳体。
滑动块3设置在外盖体1的滑动槽内,该滑动块的上部设有管孔31,可供压缩弹簧4放入,中部有一长形孔32,供外盖体上的导柱13插入,起到滑动块3移动的导向作用。下部则设计成圆弧形斜面33,可与内盖体上的限位肋骨22相抵触。
把手6装配在外盖体的管座12上,其主要由一开口朝前的弯形把手管61及一套在把手管上的橡胶套62组装而成,把手管的前端装有把手盖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