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转子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991.0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8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鸣元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7/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400浙江省嵊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指一种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在外转子电机中,考虑到装配方便,一般采用轴承5’外圈与端盖3’紧配合而轴承5’内圈与转轴4’松配合,再配合使用碟形弹簧6’使轴承5’受预紧力,但是在实际中,轴承5’内圈与转轴4’是旋转的,有部分电机在使用过程中转轴4’与轴承5’内圈产生了圆周方向的滑动(蠕变),这对轴承5’寿命是相当有害的,甚至于会烧毁电机,但是在安装上如轴承5’内圈与转轴4’紧配合又相当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外转子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内定子,转轴紧配在外转子内,端盖紧配在内定子上,在端盖和转轴之间安装有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上沿转轴方向依次还依次安装有垫圈、轴承、垫片、锁紧螺栓,弹性波形垫圈压紧在轴承的外圈上,锁紧螺栓、垫片、垫圈将轴承、轴承的内圈压紧在外转子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电机定子内部受空间尺寸限制,为防止蠕变现象,在安装上采用轴承内圈与转轴紧配合相当困难。而采用本结构后,转轴与轴承的内圈本身还是松配合,通过垫圈与垫片用锁紧螺母向轴承内圈施加轴向力,使轴承内圈与转轴、外转子紧压在一块旋转而不会产生相对滑动(蠕变)的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轴承蠕变的产生,简化装配工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外转子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1,安装在外转子1内的内定子2,端盖3紧配在内定子2上,转轴4紧配在外转子1内,在端盖3和转轴4之间安装有轴承5,在沿转轴4方向依次还安装有垫圈7、轴承10、垫片8、锁紧螺栓9,弹性波形垫圈6压紧在轴承5的外圈上,通过锁紧螺栓9、垫片8、垫圈7将轴承5、轴承10的内圈压紧在外转子1上。由于转轴4与外转子1紧配在一起,转轴4与轴承5、轴承10的内圈本身是松配合,通过垫圈7与垫片8在锁紧螺母9的作用下,向轴承5、轴承10的施加轴向力,使轴承轴承5、轴承10的内圈压紧在外转子1上,轴承5、轴承10的内圈与外转子1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使轴承5、轴承10内圈与转轴4、外转子1一块旋转而不会产生相对滑动(蠕变)的现象,而轴承10外圈与端盖3之间为松配合,通过弹性波形垫圈6来消除轴向游隙并提供预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鸣元,未经张鸣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延长焙烤制品货架期的添加剂
- 下一篇:AD钙冰淇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