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齿圈的被动式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534.1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0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集团公司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3/44 | 分类号: | G01P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齿圈 被动式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测量转速的传感器,尤其是测量非驱动轮上转速的一种带齿圈的被动式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上作为重要的信号采集单元,传感器的作用得到大的发挥,汽车的速度控制一直是受到关注的重要参数,汽车的行驶环境有时很恶劣,对于采集速度的传感器来说碰到恶劣的行驶环境,精度与响应显得非常重要。
专利号为00260362.4,名称为汽车车速传感器,该传感器一端同轴固连一个圆柱形的磁钢,磁钢的圆柱形表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对或多对N、S极间隔的磁极,磁钢的端面有一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有一感应线圈,线圈骨架内有一电磁铁芯;所述磁钢周围的同一圆周面上间隔均匀分布着数量相等的内极爪和外极爪,所述内极爪或外极爪的数量与磁钢磁极对数相同,内极爪与电磁铁芯一端固连,外极爪与电磁铁芯的另一端固连。该种结构的传感器结构较复杂,分布许多磁极,传感器在数据传输处理时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结构复杂,数据传输处理麻烦的缺点,提供结构简单,精度高响应快的一种带齿圈的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地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齿圈的被动式传感器,圆形外壳内设置有磁性体,其中,所述的外壳一端开口,开口端的延边内嵌有刚性骨架,另一端为封闭壳底并在靠近边沿处设有通向外部的接头,所述的磁性体为环形状,设置在靠近外壳的壳底,在磁性体上边设有环形塑性体,塑性体内部缠绕有线圈,磁性体与外壳之间设有齿圈,齿圈的一边与磁性体相连,齿圈的另一边均匀分布着若干个裸露的齿。传感器安装在非驱动轮的轮毂轴承单元上,汽车车轮转动时,外圈与传感器保持静止,法兰上固定有齿形圈随汽车车轮一起转动,齿圈与磁性体相连使齿圈磁化于是在齿圈上显示磁的特征,于是轮毂旋转时齿形圈切割磁力线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接头把数据信号传递到ECU系统进行处理。
所述的外壳边上设有凸环,外壳内侧凸环相对的位置为往里的斜面,所述的齿的根部露出塑性体的外边,斜面隔开齿与外壳的开口端的延边。凸环用来控制传感器的位置,保证齿圈与齿形圈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塑性体压住磁性体,并在相对接头的部位设置连接体并穿过磁性体连到外壳的底部。
所述的线圈的引线沿着连接体接到触片,触片通过立柱接到接头上的引出针。
为与所配的ECU系统能处理的数据相配,所述的齿的个数为47个。能采集到47个循环的正弦波。
为方便接头安装,所述的接头的外部设有三个楔角,一个在顶部,两个分布在两侧。
所述的齿圈与外壳的壳壁分离形成空隙,齿圈与塑性体之间也留有间隙。
所述的线圈的电阻在25℃时,为1040-1160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齿圈,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而且在数据采集传输中精度高,响应快,合理的电阻值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结构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法兰,2、密封圈,3、外圈,4、传感器,5、齿形圈,6、外壳,7、壳底,8、凸环,9、齿圈,10、触片,11、骨架12、塑性体,13、磁性体,14、接头,15、楔角,16、齿,17、连接体,18、斜面,19、立柱,20、引出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集团公司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未经万向集团公司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