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控摄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081.2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3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志;林建仁;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正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9/00 | 分类号: | G03B29/00;G03B17/0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800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门式起重机监控专用摄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监控摄像装置种类很多,如申请号为200410016455.9名称为《具有多摄像机的智能跟踪监控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其结构包括全景摄像机,可以对所要监控的大范围区域进行监控,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跟踪摄像机,在全景摄像机通过运动侦测技术发现移动目标时,将各个目标的准确位置通知各个跟踪摄像机,由多个跟踪摄像机分别跟踪多个移动目标,获取高清晰图像。该发明能够应用于对场景或通道的视频监控,但对门式起重机吊臂作业的监控效果就不好,因为吊臂会产生震动,其监控系统上没有稳定器,也没有补光灯,其监控图像导致不清楚,且整体布局性差,所以该发明只用应用于静态上,而不能应动态上,即此监控系统难以应用门式起重机的工作场所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整体布局紧凑、结构牢固、监控摄像清晰且具有良好防震效果的监控摄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监控摄像装置,包括有摄像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本体设置于防护罩中,所述防护罩其左右侧面通过左右转轴分别与一吊架上左右两脚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且左转轴穿过吊架左脚与自动稳定器相连接,而右转轴穿过吊架右脚与防护罩同步转动的补光灯相连接,所述补光灯其照射面与摄像机本体的摄像面为同向。
作为改进,所述吊架右脚其与补光灯之间的右转轴上可设置有绕线器,该绕线器与综合电览相连接;而所述补光灯与右转轴的具体连接结构可选择为补光灯依次通过补光灯电源体和调节轴与右转轴相连接。
再改进,所述防护罩其内还可固定有微调部,该微调部通过拔动轴与摄像机本体的尾部可活动相连接,而摄像机本体通过夹板两端上的凸轴分别与防护罩内的定位架活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摄像机本体设置于防护罩中,在防护罩的左右侧面通过左右转轴分别与一吊架上各自对应的吊架左右两脚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且左转轴穿过吊架左脚与自动稳定器相连接,而右转轴穿过吊架右脚与防护罩可同步转动的补光灯相连接,所述补光灯其照射面与摄像机本体的摄像面为同向。采用本结构的监控摄像装置不仅整体结构布局紧凑,相互固定结构牢固,而且在摄像机两边的吊架上装配有自动稳定器和补光灯,自动稳定器能有效地克服吊臂移动是的振动,保护图像清晰,并且还能自动调节摄像机其摄像面始终落于作业点上,使司机作业时无视觉死角;而补光灯自始之终跟随摄像机的摄像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脱去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整体外观视图;
图3是图2右视图(吊架局为剖面);
图4是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I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装置,包括有摄像机本体6,见图1所示,该摄像机本体6设置于防护罩2中,在防护罩2的左右侧面,通过左右转轴5a、5b,分别与一吊架3上各自对应的吊架左右两脚31、32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且左转轴5a穿过吊架左脚32与自动稳定器4相连接,而右转轴5b穿过吊架右脚31与防护罩2可同步转动的补光灯1相连接,所述补光灯1其照射面与摄像机本体6的摄像面为同向。在位于吊架右脚31与补光灯1之间的在右转轴5b上设置有绕线器12,该绕线器12与综合电览13相连接。而补光灯1与右转轴5b的具体连接结构为:补光灯依次通过补光灯电源体11和调节轴10与右转轴5b相连接,见图1和图2所示。在防护罩2内还固定有微调部61,见图1所示,该微调部61通过拔动轴62与摄像机本体6的尾部可活动相连接,见图1和图4所示,而摄像机本体6通过夹板63两端上的凸轴64分别与防护罩2内的定位架21活动相连接,见图1和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正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正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氟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透射对准标记组合及光刻装置的对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