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颌埋伏阻生牙导杆式矫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085.9 | 申请日: | 200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9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党;操亚波;王剑锋;倪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12 | 分类号: | A61C7/12;A61C7/14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旭宇 |
地址: | 325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颌 埋伏 阻生牙 导杆式 矫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矫治上颌埋伏尖牙的导杆式矫治器。
背景技术
上颌埋伏阻生牙是常见的牙颌畸形,发病率最高的是上颌水平埋伏阻生尖牙以及倒置埋伏阻生中切牙,这些牙颌畸形会严重影响面部美观及咀嚼功能。
上颌埋伏阻生牙,尤其是复杂的病例,矫治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有:①埋伏牙的牙冠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的怪异,和邻牙根有交叉重叠;②上颌牙槽骨的颊舌径较窄,埋伏牙被限制在较窄的牙槽骨内;③矫治时牙冠移动距离较大,矫治时间长;④需要较复杂的矫治技术及弓丝弯制。
目前正畸医师常通过常规的外科手术开窗和弹性牵引来矫治埋伏牙,将埋伏牙牵引到正常位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但均有一些缺点:
1、采用牙弓及弓丝作为牵引点及支抗法:①该法直接以弓丝作为牵引点牵引埋伏阻生牙,被矫治的埋伏牙在移动轨道上易受到邻牙根的阻挡,常出现埋伏牙不移动或邻牙根被吸收;②矫治时牙弓的支抗负荷大,易导致支抗丧失,出现支抗牙被压低,局部小开③矫治力方向和牙体长轴接近平行,使矫治力过大,导致埋伏牙牙根受压,和骨皮质接触并被吸收。
2、活动矫治器法:该法优点是以牙槽嵴粘膜及牙列为支抗,避免或减少支抗丧失;并可利用活动矫治器唇、颊侧附件作为牵引力,可设计合理的矫治力方向,可使牵引的埋伏牙绕过邻牙根而避免邻牙根的吸收。但该法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①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使用不方便;②活动矫治器不可和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降低矫治效率及延长矫治时间;③附件的末端体积小而尖锐,容易刺激上唇粘膜。
3、片断弓技术:可以设计牵引埋伏牙的合理的三维空间的矫治力方法,避免使用重力,可牵引埋伏牙绕过邻牙根到其正常的排列位置。但片断弓技术也有缺陷:①需要非常繁琐的弓丝弯制;②支抗负荷仍由牙弓承担,易出现支抗丧失;③弓丝末端易刺激上唇粘膜,导致局部创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三维空间上能够对矫治力方向进行合理调整,不需要以牙列作为支抗的上颌埋伏阻生牙导杆式矫治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上颌埋伏阻生牙导杆式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奈氏(Nance)弓塑料腭托、固定锁槽块、导杆、牵引装置,固定锁槽块包埋在奈氏弓塑料腭托内,导杆一端与固定锁槽块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牵引装置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由于利用口腔正畸临床上常用的奈氏弓塑料腭托,将一个固定锁槽块包埋在奈氏弓的塑料腭托内,以上颌前腭部粘骨膜作为支抗,避免了以牙列作为支抗的副作用。同时导杆两端连接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结构,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导杆及调整导杆末端牵引装置的位置,可在三维空间上调整合理的矫治力方向,减小牙齿移动的阻力,轻力牵引埋伏牙移动,使埋伏牙避开邻牙根的阻挡干扰,避免埋伏牙及邻牙牙根吸收。
该导杆式矫治器还具有制作安装简便、可同时结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复杂错畸形、患者易接受和配合等优点。在矫治各种上颌唇、颊侧埋伏阻生牙,尤其许多过去需被拔除的阻生牙,如倒置中切牙、水平埋伏尖牙、易位埋伏阻生尖牙及多个埋伏阻生牙中有特殊的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和矫治应用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固定锁槽块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导杆和牵引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固定锁槽块、导杆和牵引装置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用于矫治上颌水平埋伏阻生尖牙的参考图(上颌腭部仰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用于矫治上颌倒置埋伏阻生中切牙的参考图(上颌腭部仰视图)。
图7为图5中初次加力的上颌右侧方向视图。
图8为图5中矫治过程导杆调整方向及位置后加力的上颌右侧方向视图。
图9为图6中初次加力的上颌右侧方向视图。
图10为图6中矫治过程导杆调整方向及位置后加力的上颌右侧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未经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