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张式鱼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940.4 | 申请日: | 200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9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清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清全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8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1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 鱼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特别是指一种扩张式鱼钩。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鱼钩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归结起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形式与作用尺寸固定不变的呆钩;另一类是作用尺寸随结构形式变化,可以扩张的弹性鱼钩。就传统呆钩而言,多为J形单钩,垂钓时主要靠垂钓者的经验、意志和技术,要求垂钓者起码具有看漂并懂得何时起钩最为有利的判断能力,必须在鱼将钩吞进口时立即拉紧鱼线才能将鱼钩住,而对于大多数垂钓者特别是初学者来说,则很难判断鱼咬钩的情况,结果往往是鱼饵被吃了,鱼却脱了钩;再则,鱼在水中吃鱼钩时常会出现偏钩的情况,鱼吃钩的位置不同也会影响上钓率。
鉴于上述呆钩的缺点,专利号为03211687.X,授权公告号为CN2602597Y,公开了一种双钩钓鱼钩,包括有主钩和副钩,主、副钩钩柄的上端通过螺旋弹簧连接而成,其原理是:利用鱼饵包裹使两鱼钩合在一起,并储藏弹性势能,鱼在吞食鱼饵时使鱼饵散开,两鱼钩失去鱼饵包裹而弹开并将鱼嘴钩住。但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两鱼钩与鱼饵接触面积小,在弹簧圈弹力较小作用下就会对鱼饵产生较大压力,因此,要把两鱼钩包裹在一起,就必须用较大黏度和硬度的鱼饵,实际操作都不方便;二是如果包裹过于结实,则鱼在吞食鱼饵时很难散开;如果包裹不够结实,则有可能因水浸泡等因素而自行散开,因此怎么包裹鱼饵不好把握。由此可见,此结构的鱼钩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敏度较高,并可自动弹开钩住鱼嘴,防止鱼脱钩的扩张式鱼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扩张式鱼钩,包括有主钩和副钩,主、副钩钩柄的上端通过螺旋弹簧连接而成,所述的鱼钩上设置有限制主、副钩向两侧扩张的锁紧组件,其由活动套接在主、副钩勾柄上的卡环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主、副钩钩柄下端,且限制卡环向下移动的凸耳。
所述的卡环上开设有与鱼线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的主、副钩尺寸大小可以为相同,也可以为不同,所述的主、副钩钩尖分别设置在主、副钩钩柄的外侧,且钩尖的朝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为:所述的卡环上开设有与鱼线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的主、副钩尺寸大小可以为相同,也可以为不同,所述的主、副钩钩尖并排设置在主、副钩钩柄的外侧,且钩尖的朝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的技术相比,通过在主、副钩钩柄上设置限制主、副钩向两侧扩张的锁紧组件,取代了原先主、副钩依靠鱼饵的黏着力锁紧主、副钩的结构方式,避免出现鱼钩失去黏着里自行弹开的现象,增强了可靠性。鱼在咬钩后拖动鱼钩使卡环沿钩柄向上移动,主、副钩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在鱼嘴内向两侧扩张,并牢固的卡住鱼嘴,使鱼儿不易吐出鱼钩或者划破嘴唇而跑掉,从而提高了上钓率,即使无垂钓经验的人都可以轻松的钓上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敏度高,适用于胖头鱼等嘴巴大的鱼类及海钓。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于释放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处于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钩 11、钩柄 12、钩尖
2、副钩 21、钩柄 22、钩尖
3、螺旋弹簧
4、锁紧组件 41、卡环 411、连接孔 42、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一种扩张式鱼钩,包括有主钩1和副钩2,主、副钩1、2钩柄11、21的上端通过螺旋弹簧3连接而成,主、副钩1、2在螺旋弹簧3的作用下,通常情况呈扩张状态,主、副钩1、2尺寸大小可以为相同,也可以不同,副钩2主要起扩张辅助主钩1卡紧鱼嘴的作用,尺寸小的副钩2也可以减少鱼饵使用的份量。
所述的鱼钩上设置有限制主、副钩1、2向两侧扩张的锁紧组件4,其由活动套接在主、副钩1、2勾柄11、21上的卡环41及设置在钩柄11、21下端限制卡环41向下移动的凸耳42组成,卡环41上开设有与鱼线的连接孔411,卡环41及螺旋弹簧3分别通过连接线与鱼线连接,且卡环41的连接线短于螺旋弹簧3的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副钩1、2钩尖12、22分别设置在钩柄11、21的外侧,且钩尖12、22的朝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清全,未经许清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9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弯折的电蚊拍
- 下一篇:烟叶烘烤后回潮功能执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