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解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799.8 | 申请日: | 200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少峰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浙江省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水解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及时清理和处置垃圾是建设优美、整洁、文明的现代城市不可缺少的条件。解决垃圾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垃圾中有不少有机成分,用之来制造成肥料将能变废为宝。但是,如果直接采用填埋等方法,会导致施肥不均匀、恶臭等问题,甚至会导致环境再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垃圾水解设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水解罐,包括柱形的筒体,筒体上方连接椭圆封头,椭圆封头中心处设有投料口,椭圆封头上还设有安全阀和排气阀,筒体下方连接锥形接管,锥形接管中心处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有出口气动阀、蒸汽阀、排水阀,锥形接管和筒体连接处设有进风阀,进风阀连接风管,风管盘绕于锥形接管内,筒体侧面设有观察口,观察口、排气阀、进风阀处均安装有压力表和温度计。
使用这种水解罐进行生产,先检查阀门,关闭安全阀、排气阀、出口气动阀及蒸汽阀;开始从投料口进料;进料至筒体容积的20%时,打开蒸汽阀,使温度逐渐上升,超过50度后打开排水阀,排放冷凝水,在温度不低于50度的环境中继续进料;进料至筒体充满后,清理进料口残留杂物、关闭进料口阀门,关闭时间控制在10±2分钟,关闭排水管;关闭蒸汽阀,打开排气阀进行排空,排空时间为15分钟,同时对水解罐进出口复查;排空完成后关闭排气阀打开蒸汽阀进行升压,开排气阀升温,经过四次升压、排气、升温过程之后,压力达到1.1MPa,温度达到185℃时,保温保压,同时打开排水阀加快排水;排水至排水量明显减少,呈深紫红色略稠状时关闭排水阀结束排水;开排气阀排完罐中压力;当压力接近0时,关闭排气阀,打开出料口气动阀门,喷爆;喷爆结束后,打开排气阀1,至压力为0,反复进行两次。
升压、排气、升温过程中的四个阶段的压力和温度为,
第一阶段:排空后升压,到0.3-0.35MPa,时间为15±2分钟,温度为140-145℃;
第二阶段:升压到0.6-0.65MPa,时间为8±2分钟,温度为160-165℃;
第三阶段:升压到0.8-0.85MPa,时间为5±1分钟温度为170-175℃;
第四阶段:升压到1.0-1.1MPa,时间为5±1分钟,温度为180-185℃。
这种水解罐及其工艺将现代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发酵生产技术成功移植到有机肥料堆制发酵的生产中,不仅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具有发酵分解彻底、安全、卫生、可靠、脱水效果好等优点。
该技术将垃圾筛分,分选出的有机垃圾进入水解罐水解。在水蒸汽和高温高压下,垃圾有机质中的半纤维素脱乙酰基产生醋酸并起到催化剂作用,其中的淀粉转化成糊精和低聚糖,纤维素转化成短链纤维素和低聚糖,蛋白质转化成肽类和氨基酸,然后水解产物经喷爆后干燥过筛,筛下物大约占50%,为呈黑褐色粉末状即为产生的有机肥,经过配料添加无机肥如尿素等,再经过造粒即形成了有机复合肥,整个处理过程没有臭味产生,达到了城市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筒体,2为椭圆封头,3为投料口,4为安全阀,5为排气阀,6为锥形接管,7为进风阀,8为风管,9为观察口,10为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上图,提供下述实施例。通过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这种水解罐,包括柱形的筒体1,筒体1上方连接椭圆封头2,椭圆封头2中心处设有投料口3,椭圆封头2上还设有安全阀4和排气阀5,筒体1下方连接锥形接管6,锥形接管6中心处设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设有出口气动阀、蒸汽阀、排水阀,锥形接管6和筒体1连接处设有进风阀7,进风阀7连接风管8,风管8盘绕于锥形接管6内,筒体1侧面设有观察口9,观察口9、排气阀5、进风阀7处均安装有压力表和温度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少峰,未经袁少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来水节水装置
- 下一篇:通过给予持续释放的L-精氨酸治疗各种病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