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761.0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恩华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1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9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作和生活场合上人们会使用到棘轮扳手,所以,有科技人员对棘轮扳手不断地做出了新的改进设计。
如专利号为02205142.2的中国专利“改进的棘轮扳手”,提供了一种扳手,其头部内孔表面为内棘齿,扳头与手柄是由同一材料制作成,且多为金属件,还需要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进行加工,然后在手柄处套有柄套,加工程序多,制造成本高,造型单调,整体重量重,不便于携带,柄套容易脱落,使用不方便。
如专利号为03261605.8的中国专利“棘轮扳手结构改良”,它提供了一种棘齿套可单独加工的结构,将棘齿套加工好后,再嵌放在扳头内孔中,且使棘爪与棘齿套外表面上的棘齿配合,虽然简化了零件的加工,又便于组装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时间用长后,棘齿套容易松动、打滑,影响使用寿命。
综合上述,前面叙述的棘轮扳手还存在一个通病,整个扳手手柄没有能够很好地包覆塑料层,所以,使扳手手柄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电镀,势必造成污染环境;而且,整个扳手手柄不能做成彩色的,传统采用黑色的或白色的居多,无论在色彩方面还是在造型方面都是比较单一,不够漂亮和吸引人;最后,整个扳手手柄不能采用绝缘的塑料层进行保护,在某些带电或漏电的使用场合,不够安全,还是容易碰触到人手,因此,传统的棘轮扳手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背景技术而提供一种保护层不容易脱落、使用安全性更好的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色彩变化容易且更加丰富、漂亮吸引人、使用安全性更好、进一步减少电镀污染的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棘轮扳手,其包括有扳手的手柄本体、转动头、按压件、棘爪、弹性销柱,手柄本体、转动头、按压件、棘爪、弹性销柱连接组成了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本体外表面注塑包覆有塑料层,并做成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再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上述技术基础上,使所述的手柄本体整个外表面包覆有塑料层。
有益的是,所述的手柄本体一端具有中空的头部,在该头部具有内棘齿;转动头是可转动地安装在手柄本体头部的中空部位处,侧边部位带有安装槽,通过轴销连接有棘爪,棘爪与内棘齿进行配合,转动头中心具有贯孔,与安装槽连通,并且,转动头上连杆侧面开有径向小孔,内置有钢珠;按压件的凸柱穿置在连杆中,凸柱上部开有与钢珠配合的槽孔,凸柱中部开有容置孔,内置有弹性销柱,弹性销柱一端与棘爪里侧部位抵触配合,这种棘轮结构简单实用,部件少,装配容易。
再改进,所述的弹性销柱采用中空的柱套,柱套一端采用局部圆球形,内支撑有弹簧,能进一步简化结构,减轻重量。
非常有益的是,所述的手柄本体主体呈扁平状,与头部连接处两侧带圆弧过渡,连接处厚度为头部厚度的1/3~1/2,手柄本体主体宽度为头部宽度的2/5~2/3,这样能充分发挥扁平结构抗弯折优点,在手柄有限重量条件下,结合外层塑料层,也容易使棘轮扳手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塑料层在供手握拿部位镶嵌有橡胶柔性块,以改善手感。
最后,所述的橡胶柔性块分布在手柄本体的两侧边缘部位,橡胶柔性块表面分布有增加摩擦力的弧形浅槽,橡胶柔性块顶部逐渐向手柄本体背部圆弧过渡并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但能改善手握舒适感,而且能提高橡胶块与塑料层之间的镶嵌牢固度,不容易脱离剥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手柄本体外表面注塑包覆上塑料层,并做成一体结构,使保护层不容易脱落,使用安全性也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减少了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特别是,手柄本体整个外表面都包覆上塑料层,利用塑料成型工艺技术,使手柄色彩变化更加容易且更加丰富,从而漂亮吸引人,使用起来安全性也更好;因为手柄外表面是全塑结构,无需金属表面处理,进一步减少电镀污染,达到环保目的;充分发挥扁平结构抗弯折优点,在手柄有限重量条件下,容易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棘轮扳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棘轮扳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恩华,未经张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造粒机进料密封装置
- 下一篇:双补偿注入剖面测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