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滚子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591.6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李正军;戴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19/2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53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滚子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滚子轴承,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纺织机械等设备的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在纺织机械等设备中,圆柱滚子轴承应用广泛,尤其是应用于承受径向交变载荷较大的连接处,其包括外圈、内圈以及两者之间轴向设置的复数个圆柱滚子。纺织机械中的开口凸轮等滚动零件与圆柱滚子轴承外圈的外表面直接刚性接触,当开口凸轮做旋转运动时,连接在曲臂上的圆柱滚子轴承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并且圆柱滚子轴承外圈的外表面始终与开口凸轮表面刚性接触。由于滚动零件,特别是开口非共轭凸轮的表面加工精度不高,与圆柱滚子轴承的接触面较为粗糙、精度低,常常导致贴合不平,设备运转后该接触点的线速度较高,容易产生高温、烧伤、磨损滚子以及滚动零件表层等现象,所以需要时常加润滑油进行冷却、润滑。因此,这种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使用寿命较短,若要减少上述现象的产生,延长圆柱滚子轴承和滚动零件的使用寿命,则需要采用更高精度接触面的滚动零件,但这样会增加滚动部件的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应用在承受交变载荷较大的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不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对滚动零件表面精度要求低,接触好,耐高温、有缓冲性能且使用寿命长的圆柱滚子轴承。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以及两者之间轴向设置的复数个圆柱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外表面上开有环形槽,槽内嵌接有柔性垫圈。这样的结构变原有的圆柱滚子轴承与滚动零件的刚性接触为柔性接触,降低了圆柱滚子轴承对滚动零件表面的精度要求,从而降低了该处滚动零件的加工成本;柔性垫圈可采用尼龙等材质制造,在设备运行中能根据滚动零件表面的变化而产生一定形变,起到自动找正的作用,使得其与滚动零件接触的表面更加贴合,降低对滚动零件的磨损,减少了高温、烧伤、滚子磨损现象,延长了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且尼龙耐高温、耐磨损,又无需对圆柱滚子轴承外圈加润滑油,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可以采取下述具体技术措施:
所述的环形槽槽内表面设有网状花纹。特别是槽底的网状花纹的作用是增加柔性垫圈与圆柱滚子轴承外圈的摩擦力,使其能带动外圈一起运动,防止打滑。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圈上开槽设置柔性垫圈改变了原有与滚动零件的刚性接触为柔性接触,柔性垫圈能根据滚动零件表面的变化产生一定形变,具有自动找正的功能,降低了圆柱滚子轴承对滚动零件表面精度的要求和硬度要求,大大降低了滚动零件的加工成本;同时柔性垫圈具有耐高温、耐磨损和缓冲效果好的特性,延长了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且外圈无须加润滑油润滑,亦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圆柱滚子轴承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现有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圆柱滚子轴承,2、开口凸轮,3、柔性垫圈,4、外圈,5、网状花纹,6、接触面,7、固定轴,8、转子芯轴,9、曲柄,10、内圈,11、圆柱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现有纺织机械等设备中的圆柱滚子轴承1固定在曲柄9上,包括外圈4、内圈10以及两者之间轴向设置的复数个圆柱滚子11。滚动零件开口凸轮2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4外表面直接刚性接触,当开口凸轮2做旋转运动时,连接在曲臂9上的圆柱滚子轴承在拉力的作用下以固定轴7为中心做往复摆动。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外圈4、内圈1 0以及两者之间轴向设置的复数个圆柱滚子11,外圈4外表面上开有环形槽,环形槽槽内表面特别是底面滚压有网状花纹5,并嵌接有MC尼龙制成的柔性垫圈3。
工作时,连接在曲柄9上带柔性垫圈3的圆柱滚子轴承1受到外界拉力与开口凸轮2接触,当开口凸轮2以转子芯轴8为轴做旋转运动时,若开口凸轮2或圆柱滚子轴承1偏心,柔性垫圈3即产生一定形变,起到自动找正功能,使圆柱滚子轴承1的接触面6与开口凸轮2表层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升降式大屏幕平板电视支架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直线旋转双运动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