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端电气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440.0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80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费江海;林贤裔;赵淑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江海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2B1/2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22200浙江省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端电气连接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电压、大电流工作场合的铜插件式三端电气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高电压、大电流工作场合电力设备的电气连接,大多采用粗绞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而在电力成套装置(抽屉式)中分线路与主线路的电气连接,采用快速插接式的电气连接件(插头插座式),而用于多个分线路同时并联接入主线路的专用电气连接件还没有,大多是通过粗绞线先将各分线路连接后再接入主线路,例如,在矿用隔爆型软启动器中,可控硅模块和交流真空接触器并联接入三相电进出线路的传统连接方式就是采用粗绞线,两端用紧固件固定连接。这样,就存在以下问题:
1.粗绞线的电阻大、损耗大、易发热而且成本高;
2.占用箱体空间较大,导线众多使得结构杂乱;
3.线路的绝缘性能差,矿用三相交流电的电压为AC600V-AC3500V,工作电流大,采用粗绞线和紧固件固定连接容易因震动等原因松动产生电火花,很有可能会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失爆,发生重大事故;
4.安装拆卸及维修麻烦,导线接头太多,紧固件松开和上紧都很烦琐,而且容易出现连接错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端电气连接件,三端电导通,并且可以通过插座等接插件实现多个分线路并接入主线路的插接式电气连接。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端电气连接件,包括导体及包裹导体的绝缘壳体,所述导体为T形导体,T形导体的三端伸出绝缘壳体。
T形导体三端电导通,可以通过现有的接插件实现两个分线路并接入主线路的插接式电气连接,通过串接多个三端电气连接件可以实现多个分线路并接入主线路的插接式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导体为横截面为T形的铜质型材段料。采用T形铜型材切割分段形成T形导体,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导电、散热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导体表面有镀银层。表面镀银加工,保证良好的电接触性能。
作为优选,上述导体的中间端设有安装孔。T形导体中间端通过紧固件和铜排与线路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导体的两端插头前端设有倒角。T形导体两端通过插接方式与现有的接插件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绝缘壳体上设有定位凸台。与现有的接插件配合定位。
作为优选,上述绝缘壳体以三个为一组并列连为一体。方便制造安装。
作为优选,上述绝缘壳体上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件的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设置T形导体三端可以连接三个线路,通过现有的接插件可以实现两个分线路并接入主线路的插接式电气连接,通过串接多个三端电气连接件可以实现多个分线路并接入主线路的插接式电气连接,可以方便应用于电力成套装置各模块之间的快速插接式连接。而且,具有导电性好、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拆装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三端电气连接件,包括导体8及包裹导体8的绝缘壳体5,所述导体8为T形导体8,T形导体8的三端3、6、7伸出绝缘壳体5。
上述导体8为横截面为T形的铜质型材切割成段料,型材的尺寸规格及切断料的长度要与现有的连接插座配套;上述导体8表面镀银。
本实施例中,上述导体8的中间端7通过紧固件和铜排与线路设备连接,所以在中间端7上设有安装孔1;上述T形导体8的两端3、6通过现有的连接插座与线路设备插接式连接,所以两端插头3、6前端设有倒角;为了方便与现有的连接插座定位插接、连接更加稳定牢固,上述绝缘壳体5上设有定位凸台2与插座配套;为了方便制造、安装,上述绝缘壳体5以三个为一组并列连为一体(三相电进出线的话就需要两组六个三端电气连接件),并通过设在两T形导体8之间的安装孔4安装固定在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只要是采用T形导体的三端连接三个线路设备,可以通过现有的插接件实现快速插接式连接,无论如何变换形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江海,未经费江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