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囊式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145.5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9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种;宫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7/00 | 分类号: | B01D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士林 |
地址: | 31140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囊式过滤器(即俗称的抛弃式过滤器)主要由外壳和内装的滤芯装置组成。从进液通道进入壳腔的介质在压力下经滤芯过滤后,滤清液从出液口排出,便完成其工作过程。但由于在6~8个大气压下工作,其外壳容易产生变形,或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改善其结构,使滤芯在完成其工作使命前囊式过滤器(外壳)不至于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囊式过滤器,包括外壳体、滤芯装置、进液口和出液口,外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焊合,进液口通壳腔,滤芯装置位于壳腔内,其滤液腔通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壳体内底设有下接环;滤芯装置上的端盖片设有通孔并与上壳体的上接环连接,底盖片与下壳体的下接环连接;所说的连接为热熔式连接。
所述的下接环设有二~三道。
所述的外壳体上,在出液口的里端部位设有一个滤膜层。
所述的进液口设在下壳体的中心,并在其下接环上开有沟通壳腔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囊式过滤器,由于滤芯装置上下均与外壳结构相连,结构强度增加,因而工作的可靠性明显提高。其用途广泛,特别适用于化工、电子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之二。
其中:1、外壳体;2、进液口;3、出液口;4、上壳体;5、下壳体;6、滤芯装置;7、上接环;8、端盖片;9、滤芯内壳孔圈;10、滤芯外壳孔圈;11、底盖片;12、入孔;13、出孔;14、滤膜层;15、下接环;16、膜过滤堆;17、通孔;18、排气孔;19、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过滤器,进出液口设于过滤器的同一侧。它由外壳体1、进液口2、出液口3和滤芯装置6组成,外壳体由上壳体4和下壳体5焊合。在壳腔内因滤芯装置6为单臂悬置状态,P1>P2,若在6-8个大气压的工况下会导致壳腔底部膨胀,以至于破裂受损。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囊式过滤器,包括外壳体1、滤芯装置6、进液口2和出液口3,外壳体1由上壳体4和下壳体5焊合,进液口通壳腔,滤芯装置6位于壳腔内,其滤液腔通向出液口3,其中下壳体内底设有下接环15;滤芯装置6的端盖片8上设有通孔并与上壳体4的上接环7连接,底盖片11与下壳体5的下接环15连接;所说的连接为热熔式连接。
其中滤芯装置6用于放置过滤噐的膜过滤堆16。膜过滤堆16位于由端盖片8、底盖片11、滤芯内壳孔圈9和滤芯外壳孔圈10围成环形腔内。其上下端面间均以热熔焊接方式密接。滤芯外壳孔圈10的圈壁上设有进液的入孔12,滤芯内壳孔圈9的圈壁上设有滤液的出孔13。膜过滤堆16为折叠式,也可以采用缠卷式等其他形式。
外壳体上,在出液口的里端部位设有一个滤膜层14。它单独设置,用于防止滤液意外短路,以保证过滤安全。选用时,其膜滤层的孔径可与膜过滤堆16相同或相近选取。
根据具体工作压力和结构強度的要求,下接环15可设置数道(环),通常设二~三道。本例设置了二道。
图3所示的过滤器,其进出液口设于过滤器的上下端面的中心。它将图2实施例中的进液口2移到了过滤器的下方。
图示的进液口2设在下壳体5的中心,在其二道下接环15上均开设有沟通壳腔的通孔17,保证正常工作。18是排气孔,作放气口用。19是排污口,仅供选用。
工作时,过滤介质从进液口2进入外壳体1壳腔,然后在P1压力下再从入孔12进入过滤堆16,滤出液经出孔13到达滤芯装置6的滤液腔,最后从过滤噐的出液口3引出(或先通过滤膜层14),完成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GPS”的减摇鳍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端面专用梯形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