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作业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938.5 | 申请日: | 200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根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根弟 |
主分类号: | F21L4/08 | 分类号: | F21L4/08;F21L4/02;F21V14/02;F21V21/14;F21V23/04;F21W131/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22204浙江省浦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作业灯。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野外作业灯,其基本结构,为带有电源的电瓶连接探头灯,而探头灯一般为远光,而且由多个灯泡组成,当需要照射近距离时,使用探头灯照射比较浪费电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远近距离照射而又不浪费电源的野外作业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野外作业灯,包括电瓶,所述的电瓶上设有上盖,电瓶连接探头灯,所述上盖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可转动基座,所述可转动基座上设有侧向灯,所述侧向灯通过接触开关连接电瓶。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内两侧各设有支撑座a和支撑座b,所述可转动基座活动架设在支撑座a和支撑座b之间,所述接触开关包括设在支撑座b上的固定接片与设在可转动基座上的活动接片,所述固定接片连接电瓶,所述活动接片连接侧向灯,所述固定接片与活动接片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探头灯与电瓶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探头灯上设有挂带。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的后侧设有背扣。
作为优选,所述可转动基座上还活动连接有灯盖。
作为优选,所述侧向灯为一灯泡。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电瓶的上盖上再安装一侧向灯,作为近光灯,不使用探头灯时,就可以启动侧向灯,而且该侧向灯设置在上盖的凹槽内,较隐蔽,不增加作业灯原有占有空间,同时采用接触开关启动较方便,而且探头灯与电瓶为可拆卸连接,即使探头灯损坏时,更换方便,而且该侧向灯还起到备用的作用。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侧向灯使用时的立体状态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向灯不使用时的立体状态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作业灯拆卸探头灯后的立体状态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接触开关与可转动基座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野外作业灯,包括电瓶7,所述电瓶7粘接有上盖4,所述电瓶7通过上盖4可拆卸地连接探头灯8,即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盖4设置电源接口6,而探头灯8通过连接线5连接插头18,使用时,将所述的插头18插入电源接口6即可,在上盖4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探头灯亮灭的电源开关。
在所述上盖4顶方开有凹槽12,在凹槽12内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架a11与支撑架b14,而支撑架a11与支撑架b14之间活动架设有可转动基座2,即本实施例中,通过可转动基座2中心设有穿孔16,其穿设在支撑架a11与支撑架b14的凸柱上,而且可转动基座2的底部为光滑圆弧过渡。
在可转动基座2的上方设有侧向灯1,如图1所示,该侧向灯1为一灯泡。在可转动基座2的两侧面均设有凹槽13,该两凹槽13套设有灯盖3,使得灯盖3可以相对活动。所述侧向灯1通过接触开关连接电瓶7,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开关包括设在支撑座b14上的固定接片15与设在可转动基座2上的活动接片17,所述固定接片15连接电瓶7,所述活动接片17连接侧向灯1,所述固定接片15与活动接片17相配合。
在所述上盖4的后侧还设有扣背10,可以夹持在作业人的衣物灯上使用作业灯。
在所述的探头灯8上还设有挂带9,可以套在作业人头顶或脖子上使用,探头灯8。
使用近光灯时,打开灯盖3,将带侧向灯1的可转动基座2从凹槽12内转出,此时,活动接片17随着可转动基座2的转动,与支撑座b14上的固定接片15相互接触,从而通电,启动侧向灯1。这样就可以照射近距离范围。
而需要使用远光灯时,可将侧向灯1转入凹槽12内,而将探头灯8的插头18插入电源接口6内,再启动探头灯电源开关即可使用远光灯。十分方便,而且两者也可以同时使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根弟,未经于根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