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质软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643.8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银顺;姚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含有硬度成分的原水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并形成软水的水质软化装置,特别是配置于洗衣机、洗碗机的水质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洗衣机上配置软化器,是用来将自来水、井水、地下水等原水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并形成软水使之成为适合洗涤的洗涤水。业内人士知道,洗涤用水软化后洗涤效果提高;加热类设备水质软化后可防止附着水垢。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硬度成分的方式的自动再生式软水器被广泛普及。这种软化器,采用Na+型离子交换树脂,置换水中所含的硬度成分Ca2+或Mg2+等金属阳离子,去除硬度成分;而且,在前述离子交换树脂与阳离子进行置换而形成饱和状态、丧失了去除硬度成分的能力的情况下,可以与再生液如盐水进行反应,使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恢复成Na+型树脂。通常,因为水质软化装置只有原水入水口与软水出水口,再生时,需要先把水质软化装置取下,再从原水出水口导入再生液如盐水,从原水入水口把反应后的再生液导出,操作不方便,自动化程度低下。
93226391.7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披露了一种增加盐水入水口与盐水出水口,再在口部设置电磁阀门,实现自动再生的硬水软化装置,其结构比较复杂,并需要电控器件配合工作,其安装在洗衣机、洗碗机上占用很大的空间,使水质软化装置的推广使用造成很大困难。
再就是,已有的水质软化装置每次工作后,软化装置内会有残留水剩余,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发生冻结,一则使盛放树脂的容器破裂,二则使软化用树脂颗粒破碎,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已有洗衣机、洗碗机上使用的水质软化装置再生操作困难,残留水不能排干的问题,为此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质软化装置,这种水质软化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再生操作简便,每次工作后装置内无残留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树脂筒其上、下端分别联有出水盖和进水盖,出水盖上设有软水出口,进水盖上设有原水入口,树脂筒上、下口处分别设有滤网,其特殊之处是:
所述的进水盖下部联有环形筒其内形成排水室,环形筒下部联有具排水口的排水盖,所述排水室内设有排水栓其径向收缩的上端部位于进水盖的进水室底部的通孔,排水栓上部具有通道贯通于所述进水室和排水室,排水栓上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出水盖上设有再生液入口其内口对应处设有球座,球座上、下分别贯通于再生液入口和出水盖的出水室,固定所述树脂筒上口处的滤网的滤网固定栅联有浮球固定栅其内设有浮球对应于所述的球座。
所述的排水栓上部具有通道至少是指排水栓上部径向外扩的挡圈上面开设有径向凹槽,用于当该挡圈上顶时排放反应后的再生液。
所述的排水栓其下部设有密封圈对应于所述排水口内沿,在原水进水时由于水压作用所述排水栓被压下,该密封圈封闭排水口内沿,使原水不从排水口流出,而通过所述滤网进入树脂筒。
本实用新型由于进水盖下部联有环形筒其内形成排水室,环形筒下部具有排水口,排水室内设有排水栓其上设有复位弹簧,排水栓上部具有通道,出水盖上设有再生液入口其内口对应处设有球座,固定树脂筒上口处的滤网的滤网固定栅联有浮球固定栅)其内设有浮球对应于所述的球座,故本实用新型在树脂筒内装入离子交换树脂时可对具硬度成分的原水进行软化,并可在不取下本软化装置的情况下输入再生液对本装置实现自动再生;再生时从再生液入口输入再生液如盐水,此时浮球离开球座,再生液进入树脂筒使筒内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反应后再生液从排水口流出;本实用新型每次软化工作后的残留水能从排水口排出,装置内不存留残余水;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拆析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水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出水室,11环形筒,12再生液入口,13软水出口,14出水室,2球座,3浮球,4滤网固定栅,41浮球固定栅,5滤网A,6树脂筒,7滤网B,8进水盖,81原水入口,82排水室,83环形筒,84进水室,9排水盖,91排水口,20排水栓,201挡圈,2011凹槽,21复位弹簧,2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