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片清洗生产线中清水槽飘浮物的清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307.3 | 申请日: | 200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2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B08B3/04;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5323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生产线 水槽 飘浮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再生纤维生产中聚酯瓶片清洗除杂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瓶片清洗生产线上清水槽飘浮物的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纤维生产企业,大部份以废弃的瓶子作原料,再经粉碎、清洗后用于纺丝。如何在粉碎后的瓶片清洗生产线上自动、连续地清除清水槽飘浮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再生纤维厂家。现行的做法是采用网兜的人工清除方法。这种清除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
1)人工成本增加,效率低。
2)职工的劳动强度大。
3)操作场地高,平台较滑,极易产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瓶片清洗生产线上清水槽飘浮物清除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连续工作的清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瓶片清洗生产线中清水槽飘浮物的清除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水槽上方的框架式机架,机架包括内侧边和外侧边,另外该装置还包括:
至少3个前链轮,其沿机架内侧边的外周上设置;
与上述前链轮相等数目的后链轮,其分别设置在前链轮相对应的机架外侧边上;
2条链条,其分别设置在上述的前链轮和后链轮上;
至少一根传动轴,其连接上述的1对相对应的前链轮和后链轮,传动轴上连接有电机,由电机带动传动轴使上述的链条做周向运转;
至少2对抓手支架,其分别设置在上述的链条上,抓手支架与链条同步运转,并在每对抓手支架间设有网兜;
收集槽,其设置在网兜下方的机架上,收集槽连接有废料出料斗。
上述的清除装置通过链条带动网兜周向运转,飘浮物由网兜网起,然后网兜向上运动,到网兜成竖直状态的时候,由于重力作用飘浮物落下到收集槽内,收集槽内的飘浮物通过废料出料斗出料。
作为优选,上述的机架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均为梯形,前链轮和后链轮分别为4个,其设置在梯形的四个角部。梯形机架节省空间,使前链轮和后链轮安排合理。
作为优选,上述的链条上设有6对抓手支架。
作为优选,链条上抓手支架按运转方向成拐角设置,所述的网兜也成拐角设置。拐角设置的网兜易于收集飘浮物。另外,机架上方还可以设有一喷淋管,喷淋管的喷头正对网兜的拐角部。通过喷淋是网兜内飘浮物落下,防止飘浮物堵塞网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瓶片清洗生产线上清水槽飘浮物清除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整套装置实现了自动、连续工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槽飘浮物清除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槽飘浮物清除装置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瓶片清洗生产线中清水槽飘浮物的清除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清水槽6上方的框架式机架1,机架1包括内侧边11和外侧边12,机架1的内侧边11和外侧边12均为梯形,在梯形内侧边11和外侧边12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4个前链轮31和后链轮32。4个前链轮31和后链轮32上分别设有1根链条4相连接。前链轮31和后链轮32成对设置,并通过传动轴13相连接,其中所述的一根传动轴13上连接有电机10,由电机10带动传动轴使上述的链条4做周向运转。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的链条4上固定设有6对抓手支架2,抓手支架2与链条4同步运转,抓手支架2按链条4运转方向成拐角设置。如图2所示,在每对抓手支架2间设有网兜9,所述的网兜9也随抓手支架2成拐角设置。同时,在网兜9下方的机架1上设置收集槽7,收集槽7连接有废料出料斗8。如图1所示,在机架1上方还可以设有一喷淋管5,喷淋管5的喷头正对网兜9的拐角部。
上述的清除装置通过链条4带动网兜9周向运转,飘浮物由网兜9网起,然后网兜9向上运动,到网兜9成竖直状态的时候,喷淋管5的喷头正对网兜9的拐角部,喷头喷水,通过重力和水的作用飘浮物落下到收集槽7内,收集槽7内的飘浮物通过废料出料斗8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