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康车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328.1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6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牛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俊杰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镇勇;王连军 |
地址: | 46515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康 车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座。
背景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的自行车座都是纵长、横短的带有“长鼻子”的三角形状车座,当人们坐在这种车座上骑自行车的时候,人体四分之一的重量是压在这个“长鼻子”上,这部分力量反作用于人体的敏感部位会阴部,长时间坐在这种自行车座上骑车会使人感到疲劳和不舒适,还会给人体尤其是生殖系统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其它一些三轮车、电动车、摩托车等的车座也都有类似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坐舒适、且对人体无伤害的健康车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所述健康车座的前部边缘的中部设有凹槽。
所述健康车座的后部边缘的中部设有凹槽。
所述的健康车座包括承力面板,承力面板上设有座垫。
所述的座垫分为左部和右部,左部与右部之间断开。
所述座垫的左部的中间部位和右部的中间部位向下凹进。
所述左部的中间部位和右部的中间部位分别向上凸起。
所述的座垫分为左部和右部,左部与右部之间的连接部位分别向下凹下。
所述的承力面板由硬质材料制成,可设置于车身上。
所述的车身为自行车车身。
所述的健康车座的边缘为圆滑的弧线。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健康车座,由于健康车座的前部边缘的中部设有凹槽。人体骑车时可以使会阴部避开重压,乘坐舒适,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主要用于自行车,也可以用于三轮车、电动车、摩托车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具体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具体实施例一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具体实施例二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具体实施例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具体实施例四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具体实施例五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健康车座的前部边缘的中部设有凹槽1。凹槽1最好为V型的圆弧过渡凹槽。健康车座包括承力面板2,承力面板2上设有座垫3。承力面板2由硬质材料制成,能够承力,可通过支撑元件支撑在车身上。人体乘坐时,身体的主要力量通过承力面板2作用于车身上。凹槽1设于承力面板2的前沿中间位置。这样,人体骑车时就可以使会阴部避开重压,乘坐舒适,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述的座垫3由软体材料制成,满足乘坐的舒适性。由对称的两部分构成,分为左部和右部,前端组成V形凹槽,与承力面板2的形状相适应。左部与右部之间可以从中部断开,也可以是相连的。
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所述健康车座的前部边缘和后部边缘的中部均设有凹槽1,具体设于承力面板的前沿和后沿中间位置。其中,后部设凹槽1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人体尾椎部位避开重压。使人体的主要重量通过两侧的臀部作用于健康车座上。
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所述的健康车座在满足车座的前部边缘的中部设有凹槽1的前提下,可以做成各种优美的形状,座垫3左右两部分中间的断开处也可以设计成优美的弧线型。健康车座的边缘最好为圆滑的弧线。
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座垫3的左部和右部中间相互连接,中间的连接处向下凹下,以避开人体的会阴部位。
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五如图6所示,座垫3的左部的中间部位和右部的中间部位可以分别向下凹进,也可以分别向上凸起。一般情况下,左右两部分是相互对称的,同时向下凹进或同时向上凸起。图6中所示仅表示座垫3的左部或右部凹进或凸起时的形状,并非是一边凹进一边凸起,当然,为了适应特殊人群或一些游乐车,做成左右两部分不对称的形式也未尝不可。
本实用新型的健康车座主要用于自行车,也可以用于三轮车、电动车、摩托车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俊杰,未经牛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器
- 下一篇:高强度超薄型不锈钢容积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