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溢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037.2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寿康;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寿康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G08B3/1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600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热水器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报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能热水器水溢报警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太阳能直接利用装置,但由于多数太阳能热水装置都安装在屋顶,加水时不能直接观察水位情况,常造成溢水现象的发生。浪费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为此人们发明了许多用于溢水报警的装置。如中国专利2006100672199公开的“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器”,采用一个在流体通道内可沿水流管进行轴线运动的磁阀体及一个受磁阀体控制的干簧管,该干簧管的开闭控制报警器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报警目的,所述的磁阀体通过一个弹簧保持常闭状态。该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在管内必须设置一个使阀体保持常闭状态的弹簧,而该容易因锈蚀失灵导致报警功能丧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因锈蚀失灵导致丧失报警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水溢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溢报警器,包括总装管2,置于总装管内并可沿管体轴线运动的浮磁阀3及与传输线6相连接的音乐讯响器9,总装管2的进水口与热水器溢水口1相接,其所述的总装管2的轴线上设置有轨道4,在轨道4内设置有微型开关5,浮磁阀3通过顶端中央孔套接在轨道4上;在总装管内设置有与轨道相连接的轨道支架8。
所述的总装管2上一侧设置有排水口7。
所述的浮磁阀3为与总装管出水口相匹配的H形结构,且总装管的出水口径小于进水口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报警响应快,不易锈蚀失灵,成本低廉,适合于所有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溢报警器,包括总装管2,置于总装管内并可沿管体轴线运动的浮磁阀3及与传输线6相连接的音乐讯响器9,总装管2的进水口与热水器溢水口1相接,其所述的总装管2的轴线上设置有轨道4,在轨道4内设置有微型开关5,浮磁阀3通过顶端中央孔套接在轨道4上。在总装管内设置有与轨道相连接的轨道支架8。
所述的总装管2上一侧设置有排水口7。
所述的浮磁阀3为与总装管出水口相匹配的∏形结构,且总装管的出水口径小于进水口径。
为了使浮磁阀移动时保持平衡,总装管2最好竖直安装。即其与水平面夹角在85-90度间最好。若倾斜安装其夹角应大于25度。
工作原理:
使用时,通过总装管2与太阳能热水器溢水口1连接。当热水器水箱加满后,水由溢水口1流出通过总装管2的锥形段后从出口排出,因该出口较小,故形成射流状态,将帽形浮磁阀3顶起,当浮磁阀3到达总装管2时,永磁体10的磁场对微型开关产生作用,微型开关触片闭合,电路导通,报警器发出警报。溢水水流从排水口7排出。关闭水管阀门后,总装管2内的水位下降,浮磁阀3沿轨道4下滑至常态位置。微型开关5触片分开,电路断开。报警器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音乐讯响器均采用市售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寿康,未经李寿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槽上氟化盐料箱加料装置
- 下一篇:液力变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