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开合门窗的防进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733.1 | 申请日: | 200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7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沈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纲 |
主分类号: | E05C17/02 | 分类号: | E05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开合 门窗 进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开合门窗的防进入装置,属门窗结构及防进入设施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办公写字楼及住宅楼中,在门窗设计中,大量使用着合页开合式结构,这种内开合门窗开启闭合方便、开启后通道空间大、中间没有障碍,利于人行进出、搬运,置放物品出进方便,密封性好,易清洁,很受用户欢迎和被设计人员采纳,是通常普遍采用的设计结构。
内开合门窗由于开启后无法固定,极易从外部推开进入,这就给使用的安全性带来弊端,也有的采用绳索牵拉、挂钩钩拉、以限制门窗的摆动,很容易使盗窃分子从外部开窗而入,给楼房室内带来很大的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内开合门窗的防进入装置,在内开合门窗的内侧装入机械式定位装置,使开启限位,从外部无法打开进入,达到安全、方便、防盗窃的目的。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由:固定板、支撑板、调节板、垂直支板、开合轴、大弹簧、小弹簧、大弹簧轴、小弹簧轴、定位销轴、固定块组成;在固定板3的下部通过合页11、12垂直联接调节板2,固定板3与调节板2之间装有大弹簧轴7,大弹簧轴7上装有开合大弹簧8;在调节板2的中间位置、垂直固定板3装有垂直支板4,垂直支板4通过合页13、14与调节板2联接,在垂直支板4与调节板2之间装有小弹簧轴9,小弹簧轴9上装有开合小弹簧10;在调节板2的左角部通过开合轴15联接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下部与调节板2之间由固定块6滑动定位联接,支撑板1的上部为保护板5。
所述的支撑板1为扇形,其弧面角为90°。
所述的调节板2为扇形,其弧面角为90°。
所述的垂直支板4为扇形,其弧面角为9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是根据常用的木制、塑制、铝制的内开合门窗的结构特征,不改变现有内开合门窗的结构,在内开合门窗的内侧增设一种机械式定位限位防进入装置,不使用时固定板、调节板、支撑板、垂直支板折叠,随门窗开合,使用时,打开固定板、调节板、支撑板、垂直板,定位销轴插入相应孔位,即可防止从外部开合进入,采用开合轴、弹簧、定位销轴开合定位限位,安装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简单紧凑、容易制作,是十分理想的内开合门窗的防进入装置,可有效的起到安全防进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4为整体结构展开状态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1、支撑板,2、调节板,3、固定板,4、垂直支板,5、保护板,6、固定块,7、大弹簧轴,8、大弹簧,9、小弹簧轴,10、小弹簧,11、合页,12、合页,13、合页,14、合页,15、开合轴,16、销孔,17、定位销轴,18、螺孔,19、螺孔,20、销孔,21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2、3、4所示,为整体结构及展开状态。
固定板3、调节板2、支撑板1、垂直支板4要强度好,要用美观、不锈蚀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用铝锌合金材料制作。
大弹簧轴7、小弹簧轴9、大弹簧8、小弹簧10要配合好,弹性好,以使开合搬动方便。
螺孔18、19是此装置固定在门窗上的固定螺孔。
定位销轴17不使用时插入销孔16内,使用时,按开合距离需要,选择插入销孔20、21内,以限制支撑板1的位置,以适应多种规格的门窗使用。
使用时,固定板3与调节板2垂直展开,垂直支板4在固定板3、调节板2之间垂直展开,支撑板1按需要距离由定位销轴17限位展开。
不使用时,垂直支板4由小弹簧10缩位置于调节板2上,固定板3由大弹簧8缩位置于调节板2上部,并盖住垂直支板4,支撑板1缩位置于调节板2的底部,成重叠状态。
此装置分左右配对使用,分别装在左右门窗的门窗扇上。
实施例1
使用方法如下:
将固定板3分左右,分别用螺孔18、19、螺钉固定在门窗内侧;
搬动调节板2,使其与固定板3垂直;
搬动垂直支板4,使其与固定板3、调节板2垂直;
搬动支撑板1,按需要位置,定位销轴17插入选定的销孔20、21内,并定位,限位;
通过以上步骤,从而完成了使用的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纲,未经沈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